【集萃网观察】纺织印染业和纺织印染技术与产品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上下左右是相互关联的,前处理是否还能往前处理,是在笔者上一次的文章中提出来的,例如棉纺织业技术改道中的“三无一精”(即无卷加工、无接头纱和无梭织布)的比重加大及精梳纱比重增加为我们印染产品品种、规格、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体现了上游产品服务于下游产品的意识大大提高。正因如此,有许多产品质量上的问题或是环保问题,往往是出现在印染加工或产品中,但又不全是印染加工中造成的,例如:
(1)“三丝”(即异纤维)的混入,这是原料或纺厂中造成的,可是对印染产品的最终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或是要增加很麻烦的剔除工作量,延长了加工时间并增加了成本,还影响了质量。
(2)棉籽壳问题,轧花厂和纺厂应多动动脑筋,它把棉籽壳轧碎了,混在棉花里,到了纺纱厂夹死在纱里面,到了织厂编得更紧,然后再让印染前处理加工中去除,这是否有点给印染出难题,它的去除目前还离不开重碱重煮、给环保增加了不少的压力。
(3)PVA浆的问题,这是织布厂的需要,为了减少纱的断头,这种浆料相对便宜,浆纱质量好,耐磨,尤其为了适应目前的高速织机,上浆率越来越高,有如卖坏布的同时在卖浆糊,但浆料对印染加工有百害而无一利,退浆是印染前处理的最基础的一步,关系到前处理的最终效果。PVA 浆不易降解退浆难,回收难、回收物处理难,造成了退浆残液极高的COD,大大影响印染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成本,给印染加工出了个大难题,大家比较看好的酶退浆等及煮炼,PVA 浆的问题也比较复杂,但影响又较大,有关单位正在共同商量是否将该工艺列入“双高”之列。
(4)碱减量问题,在化纤仿真产品中的一个常用工艺,而且减量率多比较高,“碱剥皮”下来的残液COD 极高,还不易降解,目前特别在浙江等地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采用这种办法,主要由于我国生产的大部是常规涤纶,以往生产细旦,超细旦纤维的工艺技术跟不上,异型纤维的生产能力跟不上,而且成本高,因此,只能用上述明显不合理的碱减量工艺,也即用强、浓碱把常规较粗的涤纶纤维“变细”(俗称“碱剥皮”)以此改善常规涤纶的染色性和服用性能(如手感和悬垂性等),有利于使化纤仿真印染产品的碱减量工艺被逐步取代,仅作轻微的减量或不减量,以此减轻环保压力,有关单位正在研究拟将碱减量工艺列入“重污染”之列。
以上简单例举了四条由于印染前处理之上游原料或加工工艺技术中附带给印染前处理的环保和产品质量的严重压力,所以,要提高印染加工中的节能减排效果,必须是从上到下,以至横向的一个系统工程,最终问题暴露在印染加工和产品中,而问题的源头不是都产生在印染,这里所说的印染前处理是否还能往前处理,是对其之前的上游环节而言的。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