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三、油墨流变曲线的滞后现象
如果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油墨之类的触变性体系,使外筒转速从零连续地增加到Q。,再从Qo连续地降低到零,并测定相应的转矩M,然后把Q和M换算成切变速率D和切应力τ,画出的流变曲线的特点是,对应于Q从零到Q。的上行线是一条凸向τ轴的曲线,对应于Q从Q。到零的下行线却大致是一条直线,而且,整条流变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相重合,形成一个月牙形的封闭圈。在这条流变曲线上,对应于同一个切变速率D,下行线上的切应力τ1,要比上行线上的切应力τ2小,或者说对应于同一个切变速率,下行线上对应点的表观粘度,要比上行线上对应点的表观粘度小。体系流变曲线上的这种现象,叫滞后现象,这个流变曲线的封闭圈,叫滞后圈。流变曲线出现滞后现象,是触变性流体的特征。
触变性体系可以看作是由无数粒子架起的结构。体系静止时,结构处于平衡状态,在外部机械作用下,结构逐渐被拆散,因而失去平衡。结构被拆散的程度,取决于机械作用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在触变性体系流变曲线的上行线上,切应力连续增加,结构不断被拆散,表观粘度因而逐渐减小,流变曲线就凸向τ轴,当曲线到达顶点时,结构将被拆散到一定的程度;在流变曲线的下行线上,已被拆散的结构来不及重新组合,切应力再无拆散结构的作用,只是用来推动粒子运动,表观粘度近于常数,流变曲线便近于直线了。这就是触变性体系的流变曲线形成滞后圈的机理。
滞后圈可以表征触变性体系的时间效应,这一点从下面的讨论中能够明显地看出来。如果以不同的切变加速度D,把切变速率D从零升到某个选定的D。,然后,再使D从Do降到零,得到的流变曲线是三个不同的滞后圈,可以看出,当D较大时,D从零上升到Do所用的时间较短,体系的结构在这段较短的时间里被拆散的也较少,因而表观粘度较大;当D较小时,D从零上升到D。所用的时间较长,体系的结构在这段较长的时间里被拆散也较多,因而表观粘度较小;当D降低到某个最小值时,D从零上升到D。所用的时间,长到足以使流体能被拆散的结构全部被拆散,流体的表观粘度就变得最低了。这就说明;用不同的时间来完成使D从零到D。,再回到零的滞后圈,结果是不一样的。反过来说,不同形状的滞后圈反映了体系的时间效应,即触变性。
四、触变性的测定
油墨触变牲的测定多是在旋转粘度计上进行的,用来表征油墨触变性的特征参量有所示同。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表征油墨触变性的特征参量,它们是触变破解系数、时间触变系数、触变指数以及用表观粘度表征油墨触变性的参量,分述如下。
1.触变破解系数:如果对于两个不同的角速度Q1和Q2,测定油墨的塑性粘度,到ηpl和ηp2,代人格林触变基本方程得到:
H =(ηpl -ηp2)/(ln Q2/Q1)=2(ηpl -ηp2)/ln (Q2/Q1)2
H叫触变破解系数。用H来表征油墨的触变性,只有比较的意义,因此,Q1、Q2一经选定,不宜再变,而且,测定中要注意控制时间和温度。
2.时间触变系数:在旋转粘度计上对油墨等触变性流体的实验测定表明,当切变速率D一定时,塑性粘度ηp与测试时间t的对数lnt成正比,而当t足够大时,ηp为一常数。如果测得对应于t1、t2时刻的塑性粘度是ηp1、ηp2,则有:
B =(ηpl -ηp2)/ln(t2 /t1)
B叫时间触变系数,它表示了单位时间对数增量下的油墨触变程度的变化。 此外,时间触变系数还可表示为:
B = -dηp/dt.t
即:时间触变系数B,等于在某给定的切变速率下,流体的塑性粘度ηp对时间的导数dηp/dt(dηp/dt<0),再乘上测试中所经历的时间t。
3、触变指数:在用旋转粘度计测定触变性流体的粘度时,可以看到,对于一定的角速度Q,粘度的读数先达到一个最大值,而后迅速下降到一个稳定值。这个粘度的最大值,对应着一个最大的切应力值,叫作峰值,记作τ峰。实际上,粘度最大值是对应于流变曲线(即滞后圈)上行线上某一点的表观粘度,粘度稳定值则是对应于流变曲线下行线的塑性粘度。由于滞后圈的上行线凸向切应力(或转矩)轴,粘度最大值自然大于粘度的稳定值。流体的触变性越大,滞后圈面积越大,滞后圈的上行线越是凸向切应力轴,粘度最大值和峰值τ峰也就越大。反过来,峰值τ峰便可用来表征流体触变性的大小了。
在油墨测定中,具体的做法是,先在选好固定的切变速率下,测得粘度的最小稳定值,然后使油墨静置一段很短的时间⊿t,⊿t一般在10秒到1分钟,再测出同样切变速率下的粘度最大值,并换算成峰值τ峰。重复上述做法,得到若干组(⊿t、τ峰)F。值,再分别以(⊿t )1/2和τ峰1/2为横坐标和纵坐标作图。这直线部分的斜率叫做触变指数。触变指数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油墨触变性的大小,但这同样是在比较的意义上说的。
4、用表观粘度表示触变性的方法:油墨触变性的测定还有下述两种简便的方法,都是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油墨的表观粘度,用得到的表观粘度来表示的。这样做的根据是,在油墨滞后圈的上行线上的各点,表观粘度是变化的,这种变化与上行线的形状、滞后圈的面积大小有关,因而间接地表示了油墨的触变性的大小。当然,这只能是比较粗略的表示方法。
一种方法是在一系列切变速率D下,测定油墨的表观粘度ηp,然后以ηc对1/D作图,所得到近于直线,用这条直线的斜率表示油墨的触变性的大小。
另一种方法是在粘度计转速为10转/分和20转/分条件下,测出油墨的表观粘度ηa10和ηa20,然后用k=ηa10/ηa20来表示油墨触变性的大小,k值越大,油墨的触变性越大。
以上介绍的测定油墨触变性的方法,理论上是不严密的,应用上也是不规范的,都只是近似的,比较的方法。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