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印花网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网印花百科行业规范→详细内容
【字体: 】      
棉印染布新标准解读
集萃印花网  2010-09-21

    【集萃网观察】国家推荐性标准CB/T 4ll-2008《棉印染布》于2008年5月23日发布,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结合国际和国内纺织市场贸易和生产实际情况,借鉴国际标准中美国、日本等国的印染布测试标准,对老标准GB/T 4ll—1993《棉印染布》进行修订的。通过修订,新标准中棉印染布的强力、染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疵点等技术指标明显提高,分等及评分规定更加科学,安全技术指标如甲醛、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均被纳入考核指标。新标准的执行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高棉印染布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由于新标准变动较大,为使广大棉印染布质检人员尽快理解、熟悉和掌握新标准,把好质量关,本文就新标准与老标准的差异作一详细解读。

  1 分等规定

  新标准将棉印染布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的为等外品,而老标准有三等品的规定并将低于三等品的定为等外品。执行新标准后,符合老标准三等品规定的产品将被判定为等外品,这无疑提高了棉印染布的合格门槛。

  新老标准对棉印染布的评等均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中的最低等级评定为该段(匹)布的品等,内在质量以各指标的最低一项评等。不同之处在于对外观质量品等的评定,老标准将局部性疵点品等与散布性疵点品等结合定等,如果一段布的局部性疵点为二等,散布性疵点为二等,查标准中对应的表格可知该段布为三等:而新标准中外观质量的等级由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中最低等级评定,上面同样一块布按照新标准评定应该为二等品,该评等规则同内在质量的评等方法实现了统一,便于操作。

  2 内在质量

  新标准在内在质量考核项目上进行了重大变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安全技术要求

  新标准将GB 18401《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纳入棉印染布的考核指标。GB 18401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也是我国第一个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其最新版本GB 1840l-2003已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GB 1840l将纺织品分为A、B、C三类,分别是婴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印染布未被列入标准附录的产品分类示例,应按照其最终用途确定类型。按照GB 18401的要求,新标准对棉印染布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等安全及物理特性作了明确的限制规定,并规定产品不得有异味和使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执行新标准后,对棉印染布是否合格的判定必须首先符合GB 18401。

  2.2 密度

  织物密度的大小对织物的重量、坚牢度、手感以及透水性、透气性等有重要影响,因此是棉印染布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新老标准对纬密的考核指标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新标准将优等品的纬密指标量化为-2,0%及以内,同时增加了对经密的考核,规定:优等品-2.0%及以内;一等品-5.0%及以内:二等品-5.0%以上。

  2.3 强力

  强力是棉印染布重要的内在质量考核项目之一。老标准中断裂强力的标准值是根据棉本色布的技术参数结合染整加工系数计算得出的,考核起来很困难,同时又按照产品低于标准断裂强力的幅度进行分等。这种方法较落后、繁琐,随着棉印染布品种不断开发,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现有的加工系数已不能完全适应各类品种,新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内产品考核的试验数据,按照不同的单位面积重量对经向断裂强力和纬向断裂强力各规定一个最低值作为考核指标,但不再将强力大小作为分等依据,这样大大方便了生产企业和质检部门。考虑到后整理工艺对印染布强力的影响,新标准增加了对撕破强力指标的考核,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的具体考核指标见表l。

  表1 棉印染布强力考核指标

  注:单位面积重量在80 g/m2以下的织物,其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按客户协议要求。

  2.4 水洗尺寸变化率

  新标准将老标准中的水洗尺寸变化改为水洗尺寸变化率,它同样是棉印染布内在质量中重要考核项目之一,也是消费者较为关注的质量要求之一。新老标准均分品种考核水洗尺寸变化率,但新标准将卡其、华达呢作为一个大品种统一考核,同时新标准将水洗尺寸变化率具体量化作为分等指标,并规定优等品的水洗尺寸变化率不得大于+1.0%,一等品不得大于+1.5%。新标准将老标准中的模糊语言表述变更为具体的量化指标,大大增加了标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2.5 染色牢度

  纺织品的色牢度是指其在加工和应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环境条件影响的承受能力。能力越大,颜色变化越小,色牢度也就越好。老标准的染色牢度指标是按染料类别的不同分别规定的,但棉印染布的主要用途是制作服装和床上用品等,这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服装、床上用品厂可能由于不知道买来的印染布是用何种染料染色的而无法实施监督检验。新标准则不再考虑工艺与使用染料的差别,对所有棉印染布规定了一个统一的考核指标,这样既方便了服装、床上用品厂的选购,又有利于监督检验。

  新标准中染色牢度有耐光、耐洗、耐摩擦、耐热压4项指标,比老标准少了耐汗渍、耐刷洗2项色牢度指标。取消对耐刷洗色牢度的考核是由于其在实际应用中已失去考核意义,耐汗渍色牢度的变动一方面是因为老标准只对还原染料考核耐汗渍色牢度,普遍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是由于GB 18401-2003已有对耐汗渍色牢度的考核指标,避免了重复考核。另外,由于老标准制定较早,其染色牢度指标明显偏低,已不能适应市场要求,新标准则将耐热压色牢度作为基本考核指标,同时收严其它色牢度指标,并明确规定了各品等应达到的色牢度级别。如新标准中耐光色牢度由保证指标变为考核指标,优等品的色牢度级别有三项4级、三项3~4级、仅耐湿摩擦色牢度一项为3级:而老标准的优等品的耐湿摩擦色牢度级别最高为2~3级,实际考核中还允许其中2项低半级。新标准充分考虑了市场及消费者对更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分页$$

  3 外观质量

  新标准在外观质量考核指标上变化也较大,尤其在布面疵点评分办法上。

  3.1 局部性疵点

  新标准在外观质量上变化最大的就是布面局部性疵点评分办法由原来老标准的10分制评分改为4分制评分办法,使新标准的评分办法既与GB/T4ll-2008《棉本色布》的布面疵点评分规定保持一致,又符合了美国织物疵点检验的四分制标准,从而使世界范围内的印染厂、质检部门在具体操作时统一、方便、易行,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棉印染布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按照新标准的评分办法,单一局部性疵点的评分由1分、3分、5分、10分改为1分、2分、3分、4分,任何单一疵点的最高评分为4分。

  新标准对局部性疵点的评等规定也做了较大变动,允许评分数的单位由分/m变为分/m2,随之也带来各品等允许总评分考核指标计算的较大变化。

  新老标准的允许总评分计算公式分别为:

  允许总评分(老标准)=每米允许评分(由幅宽和品等决定)×段长

  允许总评分(新标准)=允许评分(由品等决定)×段(匹)长×标准幅宽

  以匹长40 m、幅宽150 cm的棉印染布为例,按照新老标准得到的各品等的局部性疵点允许总评分如表2所示。

  表2局部性疵点允许总评分评等规定

  从表2可以看出新标准将优等品与一等品、二等品的差距拉大,突出了优等品的地位与价值,客观上鼓励企业生产优等品。新标准规定局部性疵点轻微与明显程度的区别要参照GB 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减少了质检人员评判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使评分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另外新标准还增加了优等品及一等品不允许的5种局部性疵点,而老标准只有一等品不允许的7种局部性疵点的规定。

  3.2 散布性疵点

  新标准对散布性疵点的考核变动较小,依然按幅宽偏差、色差、歪斜等不同疵点类别,采取不同等级产品规定不同疵点程度的方法。新标准将优等品的幅宽上偏差收严O.5cm,一等品偏差不变,二等品上、下偏差均收严0.5cm;色差中优等品的原样色差有三项指标提高1级,一、二等品的原样色差都提高1/2级,与老标准相比,新标准去掉了对正反面色差的考核:歪斜指标有小幅度的变动,其中二等品两项考核指标均收严2%;花纹、纬移、条花、棉结杂质等指标则没有变化。

  3.3 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

  新标准增加了关于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指出:假开剪的疵点应是评为4分或3分的疵点,假开剪后各段布都应是一等品;凡用户允许假开剪或拼件的,可实行假开剪和拼件,最低拼件长度不低于10 m,假开剪和拼件按二联匹不允许超过两处、三联匹及以上不允许超过三处:假开剪和拼件率合计不允许超过20%,其中拼件率不得超过10%,另有规定按双方协议执行;假开剪布应作明显标记,假开剪布应另行成包,包内附假开剪段长记录单,外包注明“假开剪”字样。该规定与棉本色布及其它种类印染布最新标准中关于假开剪与拼件的规定完全一致。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GB/T 411-2008的标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考核指标更切合我国的实际,而且基本与国际水平相接近:同时新标准编写内容合理、规范、通俗易懂。新标准的实施对印染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将为我国印染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扩大出口创汇,限制不良进口奠定基础。

来源:印染在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工信部批准60项纺织行业标准10月1日实施
更多相关文章
内容补充

该文章暂时没有任何补充内容!

我要补充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