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油墨和涂料用蜡主要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入,蜡类添加剂一般以水乳液形式存在,最初是用于改善涂膜的表面防扩性能。主要包括提高涂膜的平滑性以及改善防水性。此外,它还可以影响涂料的流变性能,它的加入可以使金属闪光漆中铝粉这类的固体颗粒的取向变得均匀。在无光涂料中它可以作为消光剂,根据其粒径和粒径分布,蜡类添加剂的消光效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蜡添加剂即有适于有光的也有适用于无光的。微晶化改性聚乙烯蜡,可用于改善水性工业涂料的表面性质。如Ffka-906,加入后平滑性、抗粘连性、抗划伤性及消光作用都有加强,而且可以有效抑制颜料沉淀 ,添加量为0.25%-2.0%。
蜡的制作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1、熔融法:以溶剂在密闭、高压的容器下加热熔融,然后在适当的冷却条件下出料,获得成品;缺点是质量不易控制,操作成本高且危险。
2、乳化法:可得又细又圆的粒子,适用于水性系统,但所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会对涂膜的耐水性造成影响。
3、分散法:在树脂溶液中加入腊,利用球磨机、滚筒或其他分散设备分散;缺点是难获得高质量的产品,且成本高。
4、微粉化法:微粉化的方式可采用喷射微粉机或微粉/分级机生产工艺,即是在高速状态下利用它们互相间激烈碰撞后逐渐碎裂成微粒状,然后在失重下被吹逸出来收集而得。此为目前应用最多的制造方法。
虽然蜡的使用方法颇多,但仍以微粉化蜡为最多,而市面上微粉化腊的种类繁多,且各制造厂家生产工艺也均有差异,使得各厂微粉化蜡的粒径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密度、熔点、硬度等性质均有些差异。
聚乙烯蜡的制造,一般有高压、低压聚合法;其中高压法的制得的密度与熔融温度均较低,而低压法则可制得直链的低比重的腊;PE腊有各种不同的密度,例如同为低压法制得的非极性PE而言,通常低密度者(低支链、高结晶度)较坚硬,有较佳的耐磨损及抗创痕性,但在滑性及降低摩擦系数上则稍差。
蜡的种类繁多,而其展现在涂膜的形态我们大致可分成下列三种:
1、起霜效果:例如选用的蜡的熔点低于烘烤温度时,由于蜡在烘烤时熔融成液态,成膜冷却后,即在涂面上形成似霜的薄层。
2、在本身的粒径大小与涂层膜厚相近,甚至大一些时,而显露在外,使得腊的耐刮、防擦伤性能可以显现。
3、漂浮效应:不论蜡的粒子形态,蜡在成膜过程中漂移至涂膜表面均匀的分散开来,使得涂膜最上层有蜡的保护,显现蜡的特点。
蜡在涂膜中所提供的特点:
1、耐磨、防刮伤、防擦伤:分布在涂膜中的腊借此保护涂膜、防止刮伤、擦伤并提供耐磨损性;譬如集装箱涂料、木器涂料、装饰涂料等均需此功能。
2、控制磨擦系数:通常利用它的低摩擦系数,提供涂膜优异的滑度,同时因不同种类的蜡而有特殊丝绸柔和的触感。
3、耐化学品性:由于蜡的安定性而能赋予涂膜更佳的耐水,耐盐水喷雾等性能。
4、防止贴合:避免涂装物或被印刷物有回粘、贴合现象。
5、控制光泽度:选择适当的蜡,依不同添加量而有不同的消光效果。
6、防止二氧化硅等硬结沉积,增加涂料储存安定性。
7、防止金属刮痕(Anti Metal Marking):除了提供良好的加工性,更可以起到内装物的储存安定。
聚乙烯微粉蜡的应用:
微粉技术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一般把粒径小于0.5μm的粒子称为超微粒子20μm以下的称为微粒子,超微粒子的集合体称为超微粉体。高分子微粒制备主要有了3种途径:一是由粗粒子出发,用机械粉碎法,蒸发棗凝缩法和熔融法等物理的方法;二是利用化学试剂的作用,使形成的各种分散状态的分子逐渐长成期望大小的微粒,可分为溶解和乳化两种分散方法;三是直接调节聚合或降解制备。如PMMA微粉、可控分子量PP、分散聚合制备PS微粒子、热裂解成辐射裂解制PTF微粉。
PMMA微粉的应用
(1)涂料用聚乙烯可以制备高光泽溶剂性涂料水性涂料、罐头涂料、UV固化、金属装饰涂料等,还可以作为纸板等日用防潮涂料。
(2)油墨、套印光油、打印油墨。PMMA可以用来制备凸版水性油墨,溶剂性凹版油墨,石印/胶印、油墨、套印光油等。
(3)化妆品、个人护理品。PMMA可以作为粉饼、防汗剂/祛臭剂原材料。
(4)卷材用微粉蜡。卷材用蜡有两个要求:即在提高涂膜表面滑度和硬度时,不能影响涂料的流平和对水的敏感性。
(5)热熔粘合剂。微粉可以制备烫印用热熔粘合剂。
(6)其它应用。用于发泡部件的隔离剂、橡塑片材、管材添加剂,还可以用作紫油流变改性剂和电流变体,也可以作为母料的载体和润滑剂。
聚乙烯蜡和改性聚乙烯蜡,特别是微粉化后将会有更长足的发展。聚乙烯微粉蜡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为在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高分子已经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功能材料,有机高分子微粉的功能化也正成为研究热点,由于高分子微粉的制备、应用及深度开发,必将开拓其更多的新性能、新应用,形成功能高分子及智能材料的新领域。 高分子蜡的优异性能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为适应油墨、涂料、整理剂等各种领域要求也将有更多的系列产品问世,我国的高分子工业也将走向世界。
转自:中国油墨技术网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