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印花网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网印花技术前沿技术→详细内容
【字体: 】      
纯棉针织物染色色差的控制
集萃印花网  2011-03-19 00:00:00
    【集萃网观察】前言

  活性染料染色牢度较好、色谱齐全、色泽艳丽,广泛应用于纯棉针织物染色。但其深色织物的色差问题,一直困扰着印染行业。色差有染色成品与来样或标准样品的色差;批与批之间的色差;同批之间内外层、头尾、两边的色差等。色差不同于色花,在普通的检布机上很难被发现,只有通过折叠,或服装的“袖管缝合”才能看出。一旦产生,将对后续的成衣加工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 。

  在生产中,深色(黑、深灰、藏青、咖啡等)染色发生的色差几率要比浅色大;三拼色发生色差的几率要比二拼色或单色大。因此,色差与染料的性能及染料之间的配伍性有密切的关系。色差大多表现为布面色光深浅不同,这与织物得色量有关。色差还与染色前布面质量、工艺条件的合理性有关。

  因此,只有在实际生产中从多方面人手,才能真正解决染色色差问题。

  1 色差分析及控制

  1.1 前处理效果

  前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织物的毛效、白度,以利于染料均匀、快速地上染纤维。通过对进布顺序、时间、加料方式及水洗流程的合理设计,可获得均匀的毛效、白度、pH值等。

  目前,纯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大多采用煮漂一浴法,在棉纱去杂精练的同时,完成织物的漂白过程。

  工艺处方/%(owf)

  渗透精练剂:0.5-1

  NaOH:4

  稳定剂:0.2

  H2O2:3.5~4.5

  浴比:1:10

  (1)工艺流程毛坯一氧漂(95℃ X50 min)一溢流水洗(70℃ X 10 min)一排水一进水(HAc中和15 min)一排水一进水(非溢流,水洗10 min)一排水一进水(除氧15 min)一染色

  (2)前处理工艺曲线

  

  理论上认为,H202在95℃ X 30 min条件下便能完全分解,因此,大多数印染厂采用该工艺。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工艺参数的波动和其它一些因素,适当延长前处理时间对于改善织物毛效,提高布面光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1.2 染料的选择

  由于二拼色或三拼色大多易产生色差,所以,分析染料之间的配伍性,对减少色差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渗圈试验法对染料进行初步筛选,选择提升力相近的染料。另外,所拼染料的上染率曲线相近与否,对色差也有一定影响,上染率曲线相近的染料,其配伍性要好一些。

  1.3 加料及升温曲线

  活性染料染色过程分三个阶段:吸附、扩散、固着。一个合理的染色工艺曲线应具备下列特征:

  (1)能够减缓活性染料的初始上染率;

  (2)能够使不同的染色阶段作用完全,不存在二个进程均衡作用的现象;

  (3)染浴条件变化温和、渐进,相对不剧烈。在实际生产中,对以下两个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染色工艺二能够提高布面的染色效果,减少色差。

  

  

  实践证明,适当延长加料时间、分批次加碱、加入量梯度递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色差的产生。

  1.4 染色机参数

  目前,国内纯棉针织物的染色大多采用溢流喷射绳状染色机,本公司使用意大利产巴苏尼染色机。该机特点是主泵流量、喷嘴压力可调,每管布速可独立控制,因而可根据不同织物的结构特点(如薄与厚、紧与疏、每管布的长与短),对流量、压力、布速进行调节,以形成最佳的染色条件。

  由于染液在染色机内的循环速度决定染料分子与棉纤维的接触频率,接触频率越高越利于匀染,所以,加快织物在染色机内循环的速度,加大主泵的流量,提高喷嘴压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色差的产生。但这些工艺参数不可能被无限量提高,其对染色效果的改善,一定程度上会损伤织物强力,需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才能获得一个合适的工艺。

  1.5 染色助剂

  1.5.1 匀染剂

  大多数活性染料生产商建议:染浅色时需使用一定的匀染剂,以达到均匀染色;而染深色时,则不必加入匀染剂。在生产中,三拼色往往以一种染料为基色 (用量为80% 一90%),另外两种染料为辅助色(用量为10% 一20%)。若将基色去除,另外两种染料其实就是浅色的用量,因此,在一些易出现色差的颜色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匀染剂,对减少色差是有帮助的。

  1.5.2 分散剂

  分散剂主要是把染液中的染料分子均匀地分散,以利于形成一个均衡的染浴。目前市场上的液体活性染料匀染剂大多为匀染剂和分散剂的复配物,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匀染和分散功效的侧重点。

  1.5.3 助溶剂

  翠蓝等一些分子量较大的活性染料,其溶解和上染较困难,在染色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的助溶剂(如尿素)。这样,既可使染料分子更好地溶于染浴,又可使纤维溶胀,以利于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渗透,达到匀染的目的。

  1.5.4 防皱剂或纤维保护剂

  由于针织物绳状染色的特点,织物在前处理及染色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些折皱。加入防皱剂或纤维保护剂,可改善布面手感及外观。

  总之,合理使用染色助剂,可改善染色质量。但应根据不同染料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生产工艺条件,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2 结论

  (1)染色与前处理密不可分,重视前处理,严格按照设计的工艺操作,才能提供合格的染色半制品。

  (2)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应忽视工艺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染料的筛选,工艺参数的设定等,匀染性越好的染料,其产生色差的几率越小。

  (3)在同色、同种工艺条件下,丝光纯棉针织物的色差比较严重,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丝光半制品的质量均匀性,以及工艺曲线的温和渐进性,重视丝光织物的染色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菊生.染整工艺原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86

  [2] 刘杰.染整助剂[M].齐齐哈尔大学内部教材.

  来源: 张修强(来源印染)

最新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您: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