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当小型印花企业疏于测试物料,无视文档记录程序时,就会陷入巨大的麻烦当中。
小型服装印花企业必须针对每一份活件做出关于使用何种丝网、油墨、胶刮以及其他工具和产品的决定。没有一种产品可以在不同的企业表现出别无二致的性能,这也给印花企业带来了新的困惑。
印花企业所依赖的物料生产商通常会提供使用每一种产品的成套操作参数;不过,这些操作指南只是起点。举例来说,尽管油墨制造商会说明针对不同油墨配方应使用的丝网和胶刮类型,但不幸的是:若想使企业所选的物料实现最佳性能,十有八九是通过排除各类物料之间的故障而得到的结果。
诸多变量造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一家企业内的不同活件之间的产品性能差异,当我们在消除这些变量时,要观察的第一站非丝网莫属。尽管丝网张力是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不过除了要记住“丝网张力越大,印制过程就越快速和容易”(导致产生这种效果的部分原因是高张力丝网通常比同等网目数的低张力丝网具有更大的开口面积)之外,我却不想以高张力丝网的益处作为切入点。话虽如此,还是让我们看看丝网对油墨使用的影响,油墨性质对印花服装的冲击,小型印花企业在实际中要选择的胶刮类型。
丝网选择和油墨性能
尽管前面所举例子中的油墨制造商开展了无数试验,以便向印花企业提出可供采纳的建议,不过对于任意一种给定的油墨,最终还是要由印花企业来决定采用多少网目数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油墨制造商的目标是转移尽可能多的油墨。鉴于这种情况,印花企业必须通过自身开展企业内的试验来增建企业的基线参考点。
这里有一个例子。我曾经偶然见过一种水晶油墨,它要求使用目数不高于86线/英寸的丝网印刷油墨。在对该产品进行测试之后,我决定尝试使用目数为110线/英寸的丝网,在我的工厂里,这种目数的丝网一次印刷冲程就能转移大量的油墨。微小的油墨粒子足以穿越目数为110线/英寸的丝网,并且只须印刷油墨制造商所建议墨膜厚度的一半便可产生理想的效果。如何有效利用水晶油墨、金属发光油墨以及多种其他特效油墨其实并非难事,只要测定出油墨粒子可不费吹灰之力穿过丝网的目数即大功告成。
不透明度高的油墨如防渗色白墨,提供了一套截然不同的参数:印刷适性、闪光特性、固化参数以及固化后的不透明度。应付这类油墨会让小型印花企业,尤其是那些没有对所使用白墨进行正确测试的企业感到棘手。在大多数情况中,当使用此类油墨时,缺少最佳实践测试会造成过厚的墨膜,导致手感不好,细节丢失,固化速度缓慢。我发现这种现象对于试图在100%聚酯特种织物上印刷的印花企业更为普遍。它们希望通过涂覆极厚的墨膜避免发生染料迁移和升华。
小型印花企业必须牢记的是,通常它们所配备的小型干燥装置只能固化具有一定厚度的墨膜。超出这个点,就不能使整体墨膜得到固化,致使不仅可能在聚酯织物上发生渗色,而且任何印花织物的耐水性都比较差。因此,印花企业必须针对所使用的丝网确定正确的印刷、闪光和固化参数,并规范适于这些应用的具体丝网目数。在我的工厂内,我选择将丝网目数和丝网库存降至最小,主要使用110线/英寸、155线/英寸、200线/英寸和305线/英寸的目数,实际上它们可处理大多数客户所要求的任何应用。
来源: 《纺织品印花》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