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印花网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网印花技术油墨技术→详细内容
【字体: 】      
让热固油墨更适合于手工印花
集萃印花网  2009-04-22 00:00:00

    【集萃网观察】粘稠结块发硬的油墨往往会影响到许多丝网印花机的寿命,尤其是对于那些手动型印花机。而现有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如Bill Hood所述,采取一些简易的技术,在人工微风通气的条件下使用粘稠油墨印花……

    统计一下有多少人,能在开启一桶热固油墨后而未发现油墨变厚并且难以搅拌,估计不会有多少例子。当看到变得粘稠的油墨时,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大多数人可能延续这个定性思维,油墨此后可能会变得难以流过丝网版网孔,因此顺其自然就应当将其稀释处理,但这种做法恰恰是错误的。

    之前的统计先告一段落。现在再来统计一下,看看有多少人在深色承印物上试图施加相当厚度的油墨时,能够保持印件一直静止不动。真的没有人了?因此应该如何操作为好?估计有人会再次尝试使用先印刷后干燥再印刷的方法,使之具有相当厚度的墨层厚度、类似橡胶一样,由此进行如防弹品的印花。而这样做则又错了。

    由于印花加工的成品服装现在已拥有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的市场,因此毫无疑问地,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在大型加工车间中自动印花而成的。我经常参观配有大量自动设备的印花车间,比如说,印度的一家印花厂放有十台自动印花机,在墨西哥城的另一家则有27台自动印花设备,而美国南加州的一家厂商拥有32台自动设备。如今整个服装印花行业,都采用了自动加墨的生产模式,因此随之带动了丝网印花油墨纷纷根据自动设备印花的要求进行定制。对于手工印花商而言,很有可能发觉刚从桶中取出的油墨很快就会变得粘稠,甚至无法再用来印花,这是因为此类油墨已经不再适用了。为了使用热固油墨进行手工印花,需要加以一定改进,但在往油墨中添加稀释剂或盲目加入溶剂汽油之前,先需要分析油墨的组分,因为在开始更改生产要素前必须要明白正在处理的事物属性,有效掌握这一工作思路对今后是至关重要的。

    触变性油墨

    热固油墨的触变性能十分强,由于在静止状态下呈现稳定的形态,而一旦有振动其流动性立即变强。牙膏同样是触变物质,这样才能够被挤压出壳体,但在牙刷上仍保持固体状态。另一个例子是乳胶涂料,在漆刷上可稳定不脱离,在刷子刷动时乳胶涂料就像溶化一样,顺势均匀地分布开来。调味蕃茄酱是又一种触变性液体,许多离合器式自动传递装置使用触变性能很强的液体原料,以配合装置内不同离合盘的传输,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使符合换档的要求。

    剪切变稀、触变性的流体在被剪切之后会表现出平衡态的粘性,因而就能平稳地流动。像热固油墨这类触变性流体会呈现随时间而改变的粘性变化,流体受剪切的时间越长,其粘性则越差。而与之表现出相反特性的流体称为触稠流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搅动后会变得越来越有粘性,但这种流体并不常用到。

    一小时一英里

    热固油墨会变厚,因此在印花时要将其剪平开来,这样才能平稳流动。一台在一小时能印刷加工700件衣服的自动服装印花机,要用倾倒填色方式和刮板印刷方式在一小时内反复1400次来输送油墨。当油墨在丝网版上来回流动,有时流经距离甚至能达到每小时5833英尺之长,由此一来油墨就会变得稀释起来。再者,如此设计的目的还在于使油墨适当地流经丝网网孔。但是如果热固油墨缺乏足够的固体形态、硬度不够,在印花过程中则会变得过稀薄,不能满足印花生产的要求。因而热固油墨由液态可塑剂、可塑树脂和颜料合制而成,目前主要有四种类型的热固油墨:加工型、柔软型、通用型和不透明型,各种类型的油墨均有其最适合的墨层厚度区别,油墨是根据不同量的颜料、树脂及可塑剂而配制的,针对各种类型的承印物来确定相应变化量的印刷覆盖面。不透明油墨因专用于深色物体的印花,自然就需要含有更多的颜料,并具有更强的不透明度。这些就是在桶中看似很硬结块的粘稠的油墨。

    正确选择网孔

    通过修改热固油墨的组分,是有可能使油墨变得更容易用于手工印花生产上面的,但对手工印花热固油墨的厂商来说,最好的方法是调整网孔尺寸以适合油墨的传递。粘稠的油墨是需要开口较大的网孔才能顺利流动的,因此在粗糙的网丝间应用浓厚流动的油墨是不适合用于极其精准线条以及极微小细节的印花,如85线的加网,除非是有非常精通专业知识、具备相当经验的丝网印花工作者或印花商。当然这样的工作是可实现的,但实际上却是另一种创作。一条简单的规则是,要保持适当数量的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面,必须控制网孔开口的尺寸大小一致,至少使得三滴油墨能同时传递到承印物上。可喜的是,并不必亲手测量油墨微粒的尺寸,因为大多数油墨生产商都会事先进行测量工作,并且在详细说明书中针对其生产的不各种油墨产品提供推荐合适的网孔尺寸参数。然而应当记住有一点很重要,这些推荐值是针对自动印花机而言的,如果要使用于手工印花机,就得改用较为粗糙的网丝。

    同样地,各家网丝生产商都会就各种网孔数目和网线直径的不同组合,在详细说明书中提供相应的理论油墨量(TIV)。该数字将成为杰出丝网印花人成功的奥秘,并决定了仅仅在印花机上一个简单的网孔间就能够完美实现丝网印花的关键所在。利用TIV值的一个简易方法是,在预期最适合的丝网版上选用特定类型的热固油墨印刷某一选定商标图案,然后观察经干燥器固化之后的油墨变化。假如还需要增加20%的油墨量才能达到所需的不透明度,那么就选择能产生20%油墨增加量的TIV值。这个操作真的就是如此简便。

    除此还需要注意,在手工印花机上使用配制经改变的油墨,必须做如何的准备工作?事实上前文已有介绍,合理选取丝网版和TIV值的方法其第一步是实现适用油墨的精确传递。因为这并不需要对油墨本身作任何的修改,在长线经营中就无需更多的人力成本,节省生产时间和成本消耗。所以说,这是在服装印花中调整油墨的最佳方式。

    不过在手工印花工艺中,必须还要熟悉四种修改通用油墨的方法:搅动法、色料变化法、基料法,以及在油墨添加可固化稀释剂的方式。

    搅动法

    由于热固油墨具有触变性,在印花之前可通过搅拌来改变油墨粘性。这一操作在任意规模的自动化印花车间都是可行的,油墨调配部门的车间都拥有油墨搅拌设备,有的车间经常还配有数台此类设备,在油墨输送到印花机之前总是先要进行搅拌。为了在小型印花机上完成这一任务,还需要附加一台可变速钻头和桨式搅拌器,在速度可能最缓慢的地方使用钻头来避免油墨受热,因为受热固化可能导致油墨变得比之前更厚。为使整个油墨车间不挥发得都是油墨,或许需要将油墨桶覆盖起来,但此时很有可能不经意间就会忘记取出在桶中的搅拌桨,而让其一直静止留在油墨桶中。

    色料变化法

    一些手工印花商可能会改变所用油墨的颜料,在同一颜色中配有80%的不透明油墨以及20%的通用油墨,并且更愿意从同一家油墨生产商手中获得。由于这些油墨的唯一区别往往只在于其含有的颜料数量,变通地看,这样就很容易地降低了颜料值。由此使得油墨变得稀释,改善了高网线丝网印花的性能,在最终印品上获得更柔软的感觉。

    应当注意,在不透明油墨中不能添加过量的通用油墨,否则会降低整体不透明度,改变服装的颜色穿透力。稳妥起见,可加入不超过20%的通用油墨为宜。

    基料法

    如果手头还没有通用热固油墨,但想在一件亮色衣服上印刷柔软较稀薄的图案,就可考虑在部分区域使用基料或柔软可见的油墨。在着色非常浓厚的不透明热固油墨中添加多至20%的基料,这样即可降低不透明度,使最适用于亮色服装的印花。

    可固化稀释剂法

    这是最不令人满意的一直方法,当手工印花商纷纷采用此方法的时候,尤其是在固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以至于几乎没有人能够很好地使用此方法。可固化稀释剂无非就是无杂质的液体可塑剂,非常稀薄,而就因为如此在粘稠的不透明热固油墨混合使用时很容易会用错剂量,并且用量过多会引起极其不佳的印花结果。  

    可固化稀释剂可能会导致油墨的粘结性变差,并引发一系列问题,包括:油墨渗透进入服装面料内部,而非停留在织物的表面;细线条部分可能散开,边缘变得钝化,可视表观效果变差;半色调网点增厚、体积变大。

    采用可固化稀释剂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引起染料位置的变迁。而有些服装印花用色如一种颜色中红色和栗色,却恰恰很容易受到染料位置改变的影响,尤其是合成原料的服装,可固化稀释剂的使用将大大增加染料大幅度游离的可能性以及位置变迁的程度。

    尽管有些油墨生产商建议添加比重不超过10%的可固化稀释剂,大多数成功的手工印花者使用的比例最多只有5%。可固化稀释剂应充分与油墨进行混合,且严禁对丝网版上的油墨中加入可固化稀释剂。去除丝网版上的油墨,然后在一个独立的油墨桶中加入足够量的再进行印花。不要在整桶的油墨中都添加可固化稀释剂,因为这些油墨可能还要用于其他印花任务。一开始先加入少量的稀释剂,比如2%,在充分调配之后再开始印花,观察其效果。通常可增加更多的可固化稀释剂,但在之后的操作中为调整配料而添加更多剂量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

    印花实验

    要实现一种理想的印花效果,往往可采用多种方法。更多的成功人士常常会研究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这样就很希望找到其中最有利于改善生产工艺的方式。愿你能不断地探索实践生产工艺,改进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最新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您: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