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今天,纺织行业所要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了众多企业得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要手段之一。
为了保持自身活力,不被市场所淘汰,不少面料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都倾注了很多努力。然而,愿意投入是一回事,投入方向是否准确又是另一回事。对于当前面料企业而言,找到准确的研发机制才是他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湖州永昌丝绸
发展规划:制定差异化战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永昌丝绸特别制定了以研发为龙头,以品质为基础,以时尚趋势为引领,以人为本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为了使这一新战略得到良好的贯彻,企业做出了四方面调整。一是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少于200万元;二是要求研发人员参与市场营销,直接接触客户,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三是加大专业设计软件、打样机、小样染色机、对色灯箱及其他检测仪器等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并建立色纱及特种纱线库;四是为员工订阅一系列时尚杂志和网站信息;五是派设计人员参观展会、博物馆、商场,并组织一定的采风活动;六是同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院、浙江科技学院及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校企合作。
实施方式:运行精准化研发
在研发方面,企业会着重考虑产品在时尚艺术和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多领域跨界融合,同时针对各类产品制定不同的衡量标准,以强调研发的精准性。其中,提花类家纺面料要具有抗皱、扎实、耐洗耐用等特点,在花型图案方面要有艺术感;而服装面料则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用料足、成本适当,且能够满足一定的时尚需求。
在技术设备方面,由于企业是百年国企改制而来,在一代代优秀工艺技术的传承下,工人的操作技能普遍很高。在这样的优势下,永昌丝绸却并没有满足现状,为了在当前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下取得更大的优势,给精准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企业整合了上下游及不同行业的优势资源,引进了意大利SMIT、德国DONIER、法国史陶比尔笼头、瑞士SSM精密络筒机等先进设备,同时积极的与具有进口数码印花设备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山东华纺
结合实际:综合多渠道信息
作为一家以纺织、印染、家纺、服装等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企业,华纺一直紧随市场步伐,不断调整产品的结构和更新换代速度,以求研制出更多符合当下流行趋势,且附加值较高的差别化纺织产品。
企业的研发决不能脱离实际,凭主观武断进行。研发人员必须要结合市场、趋势、客户反馈等实际信息来指定未来研发方向,然后再经过与业务人员的具体沟通确定开发品种。目前,华纺的自主研发主要分为趋势性开发和具体产品开发两类。趋势性开发就是设计师根据当下潮流资讯,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研发,此类产品具有未来或者本季最前沿的流行元素,但最终不一定会下单;具体品种开发则主要注重的是产品的功能性和舒适性,与此同时,成本也是研发人员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有序分工:组建跨部门团队
为了更好地进行新品的研发,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纺织品,企业组成了一支跨部门的综合性研发团队,这其中的人员囊括了设计师、市场拓展员以及技术人员三部分。在整个研发的过程中,市场拓展员会首先根据市场的整体方向,向设计师反馈信息。设计师在参考这部分信息,并充分考虑到国内外市场当季最前沿的流行趋势和消费者的切实需求后,会与纺织上下游企业进行沟通,拿出具体、可操作的研发方案。技术人员会按照方案同时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落实工作。
除此之外,企业一直非常重视对研发人才的培养,华纺每年都投入200万元~300万元的资金,用于提升人才、购买资料、建设硬件配置等方面,同时还积极与各大纺织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大学生们提供纺织定向实习基地。
山东岱银
调整结构:原创性创新助转型
科技创新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具体途径,是关系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岱银一直把科技创新和新品研发摆在突出位置,为了加快产品的开发步伐,提高其竞争力和附加值,企业把科技创新纳入到了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将它与生产经营同步谋划、安排、考核。
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原创性创新入手,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这取决于企业的自有人才、内部创新机制以及能提供的科研条件,其中,人才的构成与能力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岱银在引进和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特别是从事研发工作的专业人员时,会特别考虑到整个团队知识结构的搭配和专业知识的互补。
重拟方向:新纤维研发辟新径
近年来,受棉花价格急剧波动的影响,不少纺织企业纷纷转换研发方向,将目光投向非棉纤维。在这样的背景下,岱银的新纤维开发具有两大优势:一是企业的产业链齐全,在棉纺、毛纺、织造、服装等方面可以缩短开发周期;二是企业的原料供应商、面料商和服装商已经从多方位、多渠道形成了开发共识,可加快产品的推广,满足市场差异化的需求。
在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研后,企业从降低原料成本、带动牛仔面料功能化、增强面料新颖性、提高纱线可纺性、推动可持续化发展这六方面需求入手,根据这些需求相互独立、融合,而又没有明确界限的特点,进行新产品开发工作。
在具体的开发应用上,岱银一直非常注重新型纤维元素的多元化以及面料产品的系列化。企业从纱线结构、多组分混纺、技术创新的变化等方面入手,进行特色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其中,原液着色纤维、介入式彩色竹节、嵌入纺纱线牛仔面料均是以非棉纤维应用为目的,这些产品在推向市场后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研发机制:课题管理制添活力
为了提高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开发速度,激励产品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采用了全员参与的课题管理制度。所有研发技术人员均可提出有创意的新产品开发课题,在公司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论证可行后,由课题提出人作为课题承担人在公司内进行立项,负责项目的具体落实。
岱银对课题实行分类管理,所有课题将根据技术含量分为一至五类,在新产品开发部组织工程师以上管理人员进行类型评价后,企业开发部长会整理分类这些意见,并报给相关领导进行审核。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研究课题的实用性,促进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所开展课题一经生产应用或客户认可下单,企业就会立刻根据课题推广后所产生的效益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以鼓励技术人员的开发热情。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后,再进行创新,对于企业来说不失为是一种好的研发创新思路。岱银将毛纺领域的创新技术赛络纺,经过改进加工后,应用于棉纺系统;与武汉纺织大学进行合作,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嵌入式纺纱技术经过改良,应用到功能性牛仔面料的开发中。
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