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一杯约50毫升颜色发黑的工业污水,轻轻滴入几滴无色透明的液体,搅动几下,不到5分钟,污水迅速分层,絮状沉淀物迅速沉淀,上面显现出清澈透明的中水。而这项神奇的科研成果,媒介就是几滴无色透明的液体“脱色絮凝剂”,也称污水处理剂。
目前,河南省科学院对此科研项目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昨日下午,东方今报记者专访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董学亮,他坦言,现在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河南,相信这项科研成果的逐步推广,也会带来积极的作用和实效。
【见证】不到5分钟,高色度污水清晰分层
瓶瓶罐罐,各种仪器,各种化学药品……昨日下午,在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工实验室,董学亮正在将“脱色絮凝剂”分别滴入一杯红色和一杯棕色的工业污水里,搅动几下,并认真记下每一秒钟的变化……
这样的实验,董学亮重复了上千次,每一次,都跟重新开始一样,不放过每一点细微的变化。
看着颜色混浊的污水在“脱色絮凝剂”的作用下迅速分层,中水和沉淀物不到5分钟,就已清晰明了。
“成功!”董学亮一改刚才认真记录的凝重劲儿,轻松地笑了起来。
“搞科研经不得一点儿马虎和粗心。”董学亮说,每一项科研成果,都经过了科研团队的心血。
提起这项“脱色絮凝剂”研究,董学亮如数家珍。他介绍道,以前,普通的污水处理剂只能将污水里悬浮的沉淀物进行简单分层,例如老百姓常用的明矾净水,就是因为明矾在水中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
但对于一些染料厂、纺织印染厂等排放出的高色度废水,则无能为力。“能否研究出一种新的东西,可以将溶解在水里的杂质进行分解?”2005年,河南省科学院的研究团队第一次提出了这个课题,并进行研究。【解读】“脱色絮凝剂”出炉历经6年
从2005年开始,科研团队投入了这项研究。
实验过程是枯燥无味的,整天要面对瓶瓶罐罐不说,还要进行大量的筛选。化学结构、原料结构,污水处理的化学结构分清楚了,该找出哪些原料结构对付它呢?
在选择原料时,他们还要考虑到原料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董学亮举例说,科研不光要研究出成果,还要考虑到这个成果在现实中应用的可行性。“你不能研究出一个成果,原料就要很贵,那么投入使用的话,成本就会很高,则不实用”。
除了在实验室,董学亮和团队其他成员还要不停地奔波于各个染料厂、纺织印染厂,去找排放出来的高色度的废水。有红色、有黄色、有棕色、有黑色,排放出来的污水有多少种,他们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上千种的实验。
经过近6年的研究,下一步,就是将这项科研成果投入规模生产、产业化阶段,运用到实际。【收获】
相关科研河南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董学亮介绍,这项科研成果的顺利出炉,标志着河南在相关的科研成果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他们的绿色化工实验室,在研究上重点有两方面,一是使用绿色技术制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和三废排放(废水、废渣、废气);二是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都是绿色环保,对环境友好,减少环境污染。
“脱色絮凝剂”的成功出炉,也印证了这两方面。沉淀物可燃烧或当做原料继续循环,中水也可继续使用。
据介绍,中水虽不能直接饮用,但在日常生活很多方面都能替代自来水,节省宝贵的水资源。据了解,在美、日、英、德等发达国家,中水得到广泛的应用。厕所的冲洗、园林和农田的灌溉、道路的保洁、洗车以及城市的喷泉、消防、企业设备冷却等都大量使用“中水”。
董学亮说,近年来,“中水”在国内的应用也逐渐显示出成效。“鸟巢”70%的供水都来自于中水,场馆的绿化和跑道的冲洗都来自中水,就连奥运湖中的湖水也大部分是中水。
随着“脱色絮凝剂”在现实的运用,可以预见的是,会给居民带来更环保、低碳、绿色、健康的环境。
来源: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