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据有关资料表明,带有绿色标志的产品日益博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全球绿色消费的总量已达2500亿美元以上。在一些发达国家,绿色生态服饰已成为消费的首选,喜欢购买绿色产品的人超过50%。
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流行趋势,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美屡屡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环保指标不过关。专家表示,各企业需高度重视绿色壁垒,加快“绿色转身”,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跨越绿色壁垒,保持中国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
绿色壁垒不断加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加深,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名目不断增多,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检中心纺织品实验室主任邓瑾介绍,随着中国制造信誉的不断提升,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格局已从低端的“大路货”向中高端的“舒适品”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大举进入国际纺织品领域,人们对纺织品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不断升级,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绿色浪潮席卷全球与世界绿色经济兴起的趋势,打着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旗帜,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制度和标准,对来自别国或地区的产品及其服务设置屏障。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盟,大量出台了针对消费产品的生态安全性能要求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欧盟实施的“REACH法规”和美国推出的CPSIA(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尤其抢眼。目前,一些欧盟的买家在向中国企业下订单时,就要求在合同中写上“达不到《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赔偿10%货款”的条文。
据介绍,纵观各国制定的要求,有一个共同点,即服装中不得含有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得存在潜在的、可能对人体或其他物体造成伤害的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产品对环境无害”的概念已成为指导生产和消费的主流趋势。
专家认为,绿色壁垒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程度已经超过反倾销案件的影响,成为入世后不容回避的课题。在以人为本和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健康和谐发展大前提下,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有其合理、合法的一面,但要跨越这个壁垒,将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对贸易发展的限制也是不言而喻的。
推行绿色管理迫在眉睫
“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环保及安全生产标准提升产品质量,但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以及形成新的市场准入门槛。”香港纺织业联会副会长林宣武介绍,名目繁多的绿色壁垒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对外贸易的市场准入,一些出口纺织品遭遇退货。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一份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多达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了绿色壁垒的负面影响。如2008年,浙江省6~10月出口纺织品服装退货共计704批(不含宁波),退货金额为1586万美元。究其原因,大多数都与绿色壁垒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