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中国画有着悠久的渊源流长的绘画传统,并有着极其丰富娴熟的传统绘画技法,它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融写实与写意为一体,虚实并举,完美表现事物的形态与情感。充分发挥了毛笔的效能,创造了勾勒与没骨相结合。泼墨与重彩相结合的笔墨技巧,形成神游象外,意在圜中,濡墨挥毫,信手落笔风舒云卷的画卷。在似与不似之间,意到笔不到的写意手法,并融合了书法艺术,使画卷呈现出水墨淋漓、豪放酣畅。或者清描淡写、神韵清逸的情趣。并以简练的色度,融万象于层次之间,形成了特有的中国画风。与西画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即水墨画的传统风格,造就了我国独创的画派。中国水墨画以它特有的艺术光辉,炫耀于世界艺术之林。如何把中国画的画气、神采和艺术手法,融合于近代应用工艺的图案画中,形成实用工业品中的规范图案,则是笔者意欲从事研究探讨的课题。
1 水墨画特点和图案的关系
中国画中的水墨画大体可分成泼墨与工笔两种笔法。泼墨是以淋漓的水墨,简单明快地表现出大气磅礴、烟云弥漫的刚劲雄伟气势,是水墨画中表现写意神态的主要手法。泼墨还可与重彩呈于同一画幅,形成强烈对比,以表现主题。另一种显明对比的笔法是工笔,它是以工整准确的细线描绣,以巧如流水、拙如屋漏水痕似流畅写实的线描,清晰倜透地表现物像,或繁或简,或粗或细,或疏或密,均以物传情,体现神采奕奕、淡雅清新的韵味。此外,还有以淡墨勾出主纹,再用淡彩匀染,形成写意副纹。谓之勾勒与没骨结合的画法。或用重彩勾勒,重彩渲染,使主纹显明而生动的表现手法。总之,水墨画是以笔墨传情,类似西画中印象派的画法,即以意传情,充分施展出毛笔的提、按、顿、挫、扫、抹、润、描的笔法,表现艺术家的造型艺术,形成有概括力的写景、写情、写意。具有似形非形,神在其中的诗意画面,求得“在不和谐中,寻求一种动荡不安的和谐”[1]韵调,即对应统一的效果。与西画中的印象派画风有表现上的一致性。
“线的运用在中国画的技法上起主导作用”[2],是勾勒物像轮廓或表现景物寓意及动态造型的基础和主要手段,在构成图案或艺术作品中,或用匀称布线,或用迂回穿插,或撇丝点缀,或巧拙结合、刚柔并用,或工或泼,潇洒自如。线的笔法在中国画中更讲求“骨气”。“骨神”,要能表现出“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3]的意境。为此画师需在实践中千锤百炼,打好基本功,掌握好骨法,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
水墨画也不只是单一的水墨效应,还常以填色增加层次。如画一块山石,先以没骨笔法绘出山形,勾勒轮廓。为进一步表现层次用浅降的手法填色,以取得丰富和透明的效果,还可以在细部以墨色点绘增加凹凸层次与气氛,使形象更加突出,呈现出古拙而繁复、简朴而又富丽的风格。这就是所谓中国画的“却总是以净化、疏导而安于内向的和谐为归宿的”[4]。
然而就风格而言,乃是内容与形式有机的统一。也可视为是性格气质与艺术技巧的创作个性。为此中国画的风格与西画比较,有它的独创性,是一帜独立的画派,常称之为东方艺术。也正是我中华民族的艺术风格。但是艺术终究不能代替图案,更不能一承不变地用于衣着装饰。为此寻求中国画中的工艺性,对探讨国画艺术中的装饰风,则是艺术为实用工艺服务的先导,也就是水墨画风与应用图案结合的纽带,水墨图案画在装饰艺术方面是有着广阔天地的,譬如: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中对形象的程式化处理,即是造型艺术的高度概括,也正是艺术图案画的一种形式。尤其水墨画中大量描绘的花卉图形,正是抓住景物的主要神态或形象,予以夸大表现,以突出特点,给人以醒目明确的感觉。如描绘兰草则摈弃规一的多数兰叶,并重点勾绘那幽长的,扭转的挺拔的叶片。并拉长兰花花茎、扩大花朵,以表现“香味坚厚”的韵味(图1)这种变形花卉,不仅可以直接用于清地图案中和花中套花中变形图案中,也常穿插使用。不仅如此,中国画中也有典型的变形图案纹样,这正是艺术与图案相结合的结晶。如变形纹样与相关的纹样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组寓意纹样,具有故事情趣。例如龙凤呈祥、五福捧寿、松鹤延年等。另外从水墨画的技法中也可寻求装饰风,如勾勒讲求用笔起、落、顿、挫、粗细、疏密。该手法线条对设计图案画效果的匀称布线,或迂回造型,或撇丝点缀,或巧拙结合等都有适用性。所取造型都能适宜服装用图案。而且水墨画对景物、花卉、文字、人物等的大小写意画法。和构图要求的主次、虚实、简繁、疏密、浓淡也都可用于图案画,因为以上造型均符合图案画的平面构图结构和艺术规律。故水墨画艺术具有很强烈的装饰风,只要进行简化层次突出主纹,注意四方连续的结构,从而形成适用图案是十分恰当的。
2 水墨图案的结构与创新
要创造一幅有规律性、有节奏韵律感又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浓厚的装饰意味,并符合流行派路要求的图案,乃是设计者所追求的目的。因此充分利用水墨画的特点,使之适应纺织品图案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1 水墨图案的结构处理
2.1.1 满地水墨纹样
用大泼笔法,简单明快地勾画出地纹,用工笔重彩在画面上勾画出装饰性强烈的主纹,穿插其问或罗列重叠。主纹浓艳。副纹清晰,地纹则以泼墨润湿,如水气氤氲。总体效果浑厚丰富,层次多变,有暗中透亮的效果(图2)。这类图案可用直印工艺加雕印线条的方法体现。
2.1.2 直印图案
直印图案以勾勒与没骨笔法为主,如巴蕉(图3)、牡丹图案。蕉叶、花枝均以没骨笔法,大笔涂块为底色罩印创造条件。而叶筋、花枝、花蕊等细部则粗细搭配勾勒成形。具有粗犷豪放。生动活泼的气势。而柔润效果主要靠变化多端的勾勒笔法显示。色彩变化则以重彩与浅降法体现。以此类构图做底纹,则对衬托主纹表现层次极佳。
2.1.3 清地散点图案
以花卉为主或直印、或雕印。可因花形大小,线条粗细及联结方式而定,笔法则以勾勒成形体现潇洒自如的画风。
2.1.4 几何朵花
充分利用毛笔的提顿效果,按照规则排列的格式,绘制生动灵巧的二、三套小花纹,如(图4)纹样。
2.1.5 撇丝图案
主要用于大花头、叶片等的层次显示,为呈现干笔效果用撇丝处理(图4)。
2.1.6 独枝花卉适用于单件料
如连衣裙、旗袍、和服等件料的设计,常绘以独枝花卉,极适宜于水墨画手法的写实花卉。
2.2 水墨图案的布局设计
图案的布局与水墨画区别较大,故在设计时必须认真加以改造。尤其在焦点、透视、层次、布局各方面应遵循图案的规范。其中布局不论幅的大小,都应考虑到宾主、虚实、疏密、参差才能完美实用地用于图案。不能只图内容丰富,造成“一味填塞。是补纳也。”[4]而应当注意到“……上下空阔,四旁疏通,庶气潇洒。”[5]才能使图案四方连续,形成总体疏密相宜的连贯性。局部构图则要考虑到图案的艺术性,要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做到“浓淡叠交,而层层相映,繁简交错,而转转相形。”[6]
2.3 充分发挥水墨画的笔法技巧
水墨图案就要有水墨画的特殊风格。所谓风格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或者是性格气质与艺术技巧的创作个性。水墨画的个性也正是要突出毛笔的造型艺术,体现水墨画的笔风和造型的别致、苍劲的韵味。如泼墨,一笔下注,画面淋漓而凝重,表现出景物雄劲苍倔,苍润浑厚。简劲粗犷。为此作为图案的主纹。则显明而突出,层次丰富而多变,是刚柔相呈的最适宜手法。又如工笔技巧,则工致细密,严谨不苛,清丽自然,宁静疏淡,使造型清新准确。如果两者结合运用,则行笔落墨奔放洒脱,显示出精奇伟达,可书急风骤雨的场面,也可表现险峻奇拔的景致,千姿百态,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另外在水墨图案中也常用干笔笔法,该法能丰富造型,给人以苍劲老辣的感觉。反之,笔墨丰润,水分饱满,则画卷给人以滋润浑厚的感觉。故有干烈秋风,润含春雨的形态。这正是利用了水墨画中以墨行神、意在其中的风格派路。而且用笔的徐缓与飞扬,又可给人以持重含蓄,或者洒脱欢畅的寓意。为此掌握了水墨画的绘写技巧,再融合图案装饰机理效果的方法(图5)如松枝,玻璃板粘贴、海绵团戳印等等的特殊手法,则图案可呈现出错落有致,千变万化的装饰图样。然而,笔法技巧只是形成图案的基本功力,还必须融合图案画的表现需要,采用重叠法、剪裁法、错位法、正中置异、乱中求正、化整为零、繁简对比的形式,创造符合流行花色需要的多种多样的装饰图案。
3 水墨图案的设色与传统风格
中国水墨画的设色,要求既是浓妆艳抹,又是淡扫娥眉。使之笔墨妙相生发。设色要求清新淡雅,以墨行神,而服饰图案则色更重于形,以突出第一观感,故设色在水墨画中也是主要探讨的内容。水墨图案本身就是深、中、浅、淡同类色的应用,达到大面积调和,小面积对比的效果。如果使用得当,也能获得协调典雅、舒目悦神的效果。这种色适宜仿古纹样、山水、器皿、古物、花卉等图案。没骨或泼墨笔法的图案,若施以重彩或浅降,重彩则配色深沉庄重,醒目而雅致。适宜体现主纹层次。若系浅降则配色协调,体现透明感,增加纹样立体效果,并衬托主纹,起协调明快的视感。例如,勾勒与没骨结合的纹样,主纹花头用淡墨勾勒、淡彩晕染,再配以写意生动的副纹(图6)。
则纹样素雅文静,有卓越风姿,如果是大块面的色层泼彩,再加以不同色点点缀,则与中国画的沉着稳健画风不符,但是衣式图案却要求色泽醒目明亮,应以色显形。这种处理手法却又显得十分必要。故水墨图案的设色,适当结合西画风格,体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视觉对比。这种在匀称中形成对立的处理方法,起到暗中透亮的观感。使纹样倍感精神。为此水墨图案画也可用重彩勾勒。于小面积重彩填色,则符合图案的实用性:对于动态感的纹样设色,譬如皎月当空,轻云淡抹、线条如行云流水,婀娜多姿的图案,色彩可以淡灰为地。淡黄的副纹,浓黑的主花,体现色阶的大跳动,形成画面的波浪起伏,浑然一体,画面显得新颖别致。而水墨画中的勾线填色,更具有占拙而繁复、简朴而又富丽的风格,适合于牡丹等大朵块面的花形…总之工艺图案既要求清新高雅、协调顺色,又要求绚丽多彩、细腻华贵。既要娴静又要醒目。为此矛盾的统一,则靠造型艺术与色彩配置相互衬托,才能妙笔生辉,神形盎然。
水墨画的运用通常是以墨色为主,而呈现出黑、白、灰三大色调来,形成花纹的主要变化。用于T艺图案的一花五色,则以同类色的深、中、浅、淡体现,才不失水墨画的风格。而同样格调的图案,也可以色彩体现层次。如用浅降的着色手法。通常用花青、赭石等透明色,以增加底花层次。主题部位用明朗对比的颜色拉开距离,使图案色形相衬。这样处理画面既协调统一,又突出鲜明。符合服装图案的色彩要求,又能保持风格化的特点。
另外,创新与传统风格也可有机的结合起来。中国画讲求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以图喻情。因此传统的纹样在工艺图案中,仍旧是受人欢迎的体裁。例如:水墨画中常用的体裁,像梅、兰、竹、菊,用以象征清高恬实的品质,谓之四君子。另外还常以牡丹象征富贵荣华,松柏象征苍劲刚毅,荷花则表现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以花寓情已成为人们意识上的概念,为多数人所熟知,为此这类的传统纹样,只要布局排列和色彩配置符合时宜,则仍旧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4 水墨图案的工艺处理
好的图案还要有适宜的工艺方法,才能完善地体现设计者的真实意图,表现出水墨画的特点与神采,工艺方法的选择应视图案笔法和构图内容而异。而最有代表性的笔法是泼墨,泼墨自然润湿,呈现烟云飘渺的形态,适宜用点子过渡的方法处理。因此在黑白稿的描制中,应根据泼墨面积的大小,深浅层次的变化急缓程度去布点。若面积大,如地、天空、山水、怪石……,层次变化徐缓、微弱的,以云纹点依次加深,逐渐减小布点面积,并加密泥点,用3~5套板完成。若有极深的部份成块面,则最后一套可以块面打底边缘密布泥点,逐渐向外扩散。这种底纹点,点子密致纤细,丝网需采用SP56~58号,才能保证泥点细小匀密。另外如果处理大面积点。也可用海绵布点,然后用小刀修刮过大或不均的点子,再用笔点修补层次,但这种方法只适合用于大面积布点,而且是点子比较密集粗大的地方。还有一种工艺方法是渗化印花,而描稿时也点成层次点子,而印花时在印花浆内加入适量的渗透剂,并冲稀印花色浆,则产生明显的渗化现象,呈现水墨润笔的效果,这种工艺方法适用于边缘轮廓不太清晰、形状也不十分严格,面积又比较小,同时润笔效果又比较明显的图案。这种方法的黑白稿,点子宜粗而且套板减少,可以达到泼墨的润湿效果。还有一种表现泼墨的描稿方法,是粗线勾勒或实块用一板成形,再以泥点体现润湿效果的层次过渡,配合渗化印花,第三套板用浅降的色块平涂罩板,则点子及线块均有润笔的水气氤氲效果。又以色补缀层次,也是水墨画中常用的方法。
水墨画中的干笔也是常用的笔法,在描搞中则重视细线撇丝及细线加点子来体现,力求撇丝用线灵活,功力娴熟,否则线条呆板古绌,则降低了原稿的艺术性。而下笔及图案中的线描。若是印于浅地深线,可直印深色线条,若是浅色细线印于深色地上,可用雕印工艺处理。总之水墨效果和艺术性的好坏,关键在黑白稿的处理。尤其是开接板,纹样在设计时就要留意画稿的开路,绘制时不要用笔太自由,应在四方连接的地方有深块或空白的画面。以供描稿时的开板接路。若设计时考虑不周,则描稿时也要在必要的地方加深或空白或添加枝叶,以形成板路。为此水墨图案的描稿,更要求功力娴熟。而且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以修正画稿,使之层次过渡更加柔和畅顺。
台板刮印时也要考虑到点、线的特点。不适宜用过锋的刀口,而以小圆口、中小圆口刀为宜,以加大铺浆面,防止干板并增加渗化效果。在蒸化时还要以适量的尿素给湿和蒸箱放夹层水,以增加蒸化湿度,扩大渗化效果。
对于一花五色的配置,考虑到黑白水墨画的特点,在配杂色底时,可依照深、中、浅、淡的过渡层次。用调和色逐步加深,呈现黑、白、灰的浓淡关系。在水墨图案当中,一般忌用对比色,只有呈现高光时。才用明显对比的色彩处理。
而直接和最有效的水墨图案,是手绘衣料和喷印工艺、转移印花工艺。这种加工法更能呈现出中国画的风格,手绘操作只适用于单件衣料不适宜批量生产。
5 发展水墨图案创造印花的中华流派
中国的水墨画以它独特的画风,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东方艺术的典型派路,并获得了世人的敬仰和喜爱。为此以水墨画的手法,设计印花工艺图案画,绝然区别于西方传统图案画的表现手法。若在表现形式、色彩应用和描绘图形上加以改进,并适应国际流行花色的要求,则水墨笔法的图案必将形成一帜独创派路,我们称它为中华图案画。坚持下去不断创新,也必将影响和推动国际印花图案的发展。为中国纺织服装的振兴,也为重振纺织强国发挥它应有的效力。实现国画家刘继卤的遗训“中国画要为民族文化争辉夺彩。”
为此笔者呼吁各地同志仁人,大力开发水墨图案的设计与印制,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水墨图案画,为丰富中华流派图案,贡献我们的力量吧!
6 参考文献
[1]皮道坚,从我国山水画的发展看民族审美意识[J]中国 画研究
[2]于希宁,从中国画的用笔谈起
[3]唐·元镇,画松涛
[4]明·赵左,画学新印
[5]元·饶自然,绘宗十二忌
[6]清·竺重光,画签
来源: 印染在线 作者:陈真光,张海萍,杨男英,金淑兰 (浙江诸暨311800)
作者简介:陈真光(1936-),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