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4)试验方案(见表1)
表1扎染染色试验方案
┏━━━━━━━━━┳━━━━┳━━━━┳━━━━┓
┃I 试验方案 ┃ A ┃ B ┃ C ┃
┣━━━━━━━━━╋━━━━╋━━━━╋━━━━┫
┃I 染色时IhJ/min ┃ 10 ┃ 20 ┃ 40 ┃
┣━━━━━━━━━╋━━━━╋━━━━╋━━━━┫
┃l 保温时间/min ┃ 30 ┃ 20 ┃ O ┃
┗━━━━━━━━━┻━━━━┻━━━━┻━━━━┛
采用先染色后取出保温的方式,以确保染色牢度。
另外,在保温处理时,因织物不再与染液接触,防止了染料过度渗透,可以较好控制扎染的留白与色晕效果。
表2直接黄ARL对比试验结果
┏━━━━━━━━┳━━━━━┳━━━━━┳━━━━━┓
┃ 方案 ┃ A ┃ B ┃ C ┃
┣━━━━━━━━╋━━━━━╋━━━━━╋━━━━━┫
┃ 表面得色 ┃ 恰当 ┃ 恰当 ┃ 偏深 ┃
┣━━━━━━━━╋━━━━━╋━━━━━╋━━━━━┫
┃ 色晕效果 ┃ 恰当 ┃ 恰当 ┃ 恰当 ┃
┣━━━━━━━━╋━━━━━╋━━━━━╋━━━━━┫┃ 褪色牢度/级 ┃ 4~5 ┃ 4—5 ┃ 4~5 ┃
┣━━━━━━━━╋━━━━━╋━━━━━╋━━━━━┫
┃ 沾色牢度/级 ┃ 4~5 ┃ 4~5 ┃ 4~5 ┃
┗━━━━━━━━┻━━━━━┻━━━━━┻━━━━━┛
扎染续缸染色批量生产I艺
表3直接大红BNL对比试验结果 在6—8次为宜。
┏━━━━━━━━┳━━━━━┳━━━━━┳━━━━━┓
┃ 方案 ┃ A ┃ B ┃ C ┃
┣━━━━━━━━╋━━━━━╋━━━━━╋━━━━━┫
┃ 表面得色 ┃ 偏浅 ┃ 恰当 ┃ 恰当 ┃
┣━━━━━━━━╋━━━━━╋━━━━━╋━━━━━┫
┃ 色晕效果 ┃ 较少 ┃ 恰当 ┃ 恰当 ┃
┣━━━━━━━━╋━━━━━╋━━━━━╋━━━━━┫
┃ 褪色牢度/级 ┃ 4 ┃ 4 ┃ 4 ┃
┣━━━━━━━━╋━━━━━╋━━━━━╋━━━━━┫
┃ 沾色牢度/级 ┃ 4 ┃ 4 ┃ 4 ┃
┗━━━━━━━━┻━━━━━┻━━━━━┻━━━━━┛
表4直接翠蓝GL对比试验结果
┏━━━━━━━━┳━━━━━┳━━━━━┳━━━━━┓
┃ 方案 ┃ A ┃ B ┃ C ┃
┣━━━━━━━━╋━━━━━╋━━━━━╋━━━━━┫
┃ 表面得色 ┃ 偏浅 ┃ 恰当 ┃ 恰当 ┃
┣━━━━━━━━╋━━━━━╋━━━━━╋━━━━━┫
┃ 色晕效果 ┃ 较少 ┃ 恰当 ┃ 过度 ┃
┣━━━━━━━━╋━━━━━╋━━━━━╋━━━━━┫
┃ 褪色牢度/级 ┃ 3 ┃ 3—4 ┃ 3~4 ┃
┣━━━━━━━━╋━━━━━╋━━━━━╋━━━━━┫
┃ 沾色牢度/级 ┃ 3 ┃ 3—4 ┃ 3~4 ┃
┗━━━━━━━━┻━━━━━┻━━━━━┻━━━━━┛
由表2~4可知,采用三种方案染色后,棉织物的染色牢度基本达到了服用要求,但色晕效果相差较大。直接黄ARL(见表2)上染速率快,短时间内就可达到较高的上染率,渗透性好;直接大红BNL(见表3)上染速率慢,短时间内无法达到染色深度,渗透性较差;直接翠蓝GL(见表4)色深提升力小,短时间内上染率低,但渗透性好,特别容易造成渗透过度、留白少。综合多种因素,最终确定染色时间为20 min,之后取出织物放入另一染槽内,保温20 min。由于扎缬松紧程度与染料的性能等因素有关,在实际染色操作中,要多观察,灵活调整染色与保温时间。
4.3.3续缸染料补加量的确定
头缸染料、助剂的用量及染色工艺条件,可按照小样染色而确定。批量化续缸染色的关键是续缸染料补加量的确定,则可根据染料的上染率及染色残液的染料浓度及色光来确定。
(1)染料上染率的确定染料的上染率可通过分光光度计准确测定,但操作繁琐,不适宜用于实际生产。生产中,可根据两项指标来估算:一是扎缬的面积,因扎缬织物的内部获得的染料少甚至不染色,扎缬面积越大,染色面积越小;二是所用染料在该染色温度下的常规上染率(可查阅染料应用手册)。
(2)染色残液的染料浓度及色光在拼色时,如果因条件限制,所选染料的染色性能不同,尤其是染料的上染速率及受染色温度的影响不同,在补加染料用量时,不仅要考虑染料的总体上染率,还必须参考初始染液和染色残液的浓度及色光,即各拼色染料的上染率。
4.3.4续缸使用次数[2]
扎染批量化续缸染色工艺可节约染料、水和能源,减少废水排放量。但在反复长时间加热的情况下,染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聚集,导致染色不匀。另一方面,因商品染料中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使得染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越来越高,染液表面张力大大降低,渗透性增强,色晕效果不易控制。所以,续缸染色使用次数不宜过多。根据经验,结合不同染料的溶解性,一般控制
5 染色对样方法
对于扎染批量化续缸染色的重现性,首先要控制工艺条件,并确定合适的续缸染料补加量来实现。其次,依靠染色操作中的对样,观察的指标为表面得色量及色晕。根据经验,以采用湿对样方式为宜。考虑到存在浮色,对样的原则是染色样较成品略深(大约4~5个色差)。以织物颜色最深处为基准比较表面得色量,比较色晕则主要是通过色泽的渗透程度来评定,视不同的扎染风格而定。
6 保温
保温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染料的染色性能来调整。移染性较差的染料(如直接大红BNL),保温时间长些(20—30 min),不但不会引起渗透过度,还可提高染色牢度。染色牢度较差、移染性好的染料(如直接耐晒翠蓝OL),若保温时间太长,会因渗透过度而导致留白少,还会产生沾色。这类染料保温时间要适当缩短(约15 min)。
7 水洗
扎染染色后必须先水洗再解绳。染色后的织物带有大量浮色,如果立即解绳会引起留白处沾色,导致留白不白,影响扎染效果。如果需要固色处理,最好先水洗、固色后再解绳,解绳后立即进行烘干。对于批量大的扎染染色织物又不能立即进行烘燥处理,其脱水程度要大一些,防止湿织物存放过久产生沾色。
总之,扎染松紧得当,再配合严格的染色工艺,是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批量化扎染效果。
8 结论
(1)通过严格控制扎染的各项工艺条件,较好地解决了扎染中批量化续缸染色工艺的重现性问题。 (2)扎染批量化续缸染色工艺能节约染化料和能耗,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 李雪玫,迟海波.扎染制作技法[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
[2]王菊生,等.染整工艺原理(第三册)[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4.
[3]陈荣圻.染料化学[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9.
[4] 叶智勇.实用服饰手工印染技法[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6.
[5] 染料应用大全编写组.最新染料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来源: 印染在线 作者:杨秀稳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山东周村2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