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1.印染废水的组成和分类
印染废水是纤维织物染色、印花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但实际印染厂一般均有整理工艺,而且整理工艺所产生污染贡献常大于印染部分。
例如:退浆废水、丝光废水、碱减量废水以及“海岛纤维”废水等。以具有碱减量(涤纶织物用氢氧化钠在80℃左右处理50分钟,由于织物表面不均匀剥落,而使之柔软、具有丝绸的手感)工艺的印染企业为例,碱减量废水水量仅占总废水量的5%左右,但由于碱减量废水的COD高达20000mg/L一80000mg/L,所以COD负荷占55%甚至更高,而且其中的污染物为难以生化降解的物质,处理难度很大。
印染废水不是“一种”废水,而是很复杂的一个大类废水。根据纤维的不同,例:棉、毛、丝、麻、粘胶(人造纤维)、各种化学纤维(如涤纶、氨纶、丙纶、锦纶、腈纶等),所用染料不同(阳离子、活性、酸性、分散、靛蓝、硫化染料等)、助剂也不同,废水性质差别很大,处理方法也相应不同。
单就印染废水而言,其中的污染物大部分为有机物,以主要污染指标COD为例,主要不是由染料所造成的而是由助剂引起的,因为大多数染料的上染率在70%以上,废水中残余染料不多(对COD的贡献只是一部分),但助剂(渗透剂、助染剂)基本全部留在废水中。
当然色度主要由染料所产生。印染废水的另一特点是可生化性差一般,B/C比在0.25左右。
2.中国印染废水产生量及其分布
据统计,中国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有统计资料的印染织物总量2003年为290亿米,加上未能统计的小型印染厂,估计总印染量为320亿米。按平均印染100米织物产生废水5吨计,全国每年产生印染废水约为16亿吨。我国印染废水的产生和分布见表1。
表1我国印染废水的产生和分布(2002年统计数据)
由表l可见: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5省印染量约占全国总量的90%,同时配套的原料、纺织、针织等,全国纺织、印染废水绝大部分集中在这5个省。
3.印染废水的水质
1990年以前在纺织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下,共进行过4次全国印染废水及处理的调查,2004年又进行一次调查。1990年以前,污染最重的棉印染废水COD为800900mg/L,由于活性染料(特别是活性红、活性紫等)难以脱色,是处理的难点,而丝绸印染一般COD在300mg/L左右。
由2004年调查可知,目前印染废水的浓度大大提高,日平均COD在1200—1400mg/L甚至高达2400mg/L(牛仔布水洗工艺废水COD一般300—400mg/L,如含有浆染则可达到1000mg/L)。
分析其原因如下:
(1)新的整理工艺污染极为严重,例如碱减量,COD在20000—80000mg/L,一般印染厂的碱减量废水水量只占5%,而COD负荷可占55%甚至更高。
(2)最近很热的海岛丝(超细旦丝,是由一种聚合物以极细的形式(原纤)包埋在另一聚合物(基质)之中形成的。又因分散相原纤在纤维截面中呈岛屿状态,因此又称为海岛纤维,作为高档麂皮绒原料。)海岛纤维制成织物后将海的部分溶解,就可得到1.1dtex以下的超细纤维),其废水COD达到20000—80000mg/L;
(3)由于浆料种类愈来愈复杂,退浆废水(COD4000—8000mg/L)几乎不回收或单独处理。
当印染废水COD高达1400mg/L时,靠目前的二级生化处理要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COD小于100mg/L)几乎不可能。
这里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纺织、印染行业要发展,迫切需要开展清洁生产、进行资源回收,并开发深度处理技术。
4.印染“板块”经济的形式及废水处理
中国一些传统纺织业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并逐步形成许多“板块”经济,所谓“板块”经济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区内,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链相对完整(从原料、辅料、纺、织、印染、整理、产品、市场形成完整链)的地区,例如:浙薄绍兴县的面料中心;浙江桐乡的羊毛衫城;江苏盛泽的丝绸、薄型里料中心、江苏常州的灯心绒、广东新塘和中山的牛仔服中心等。这些中心还包括周边地区(分散)为其供应原料、初级产品及产品上市。
这种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国际上也是如此,例如:意大利米兰、韩国釜山、日本大阪等地。
这些“板块’’是纺织印染生产上的主要力量,是中国纺织业的发展的主导力量,应予以充分关注。从环保上分析,“板块”地区一般都建造集中式的污水处理厂,处理稳定、正常、也比较容易管理。当然从表观上分析,这些地区排污集中,局部地区环境容量往往不足,容易造成某些矛盾。但这些地区正是实施清洁生产、资源回收、循环经济的最好场所。
5.关于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这里有三种情况:
一、是单纯从技术方面考虑,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二、是从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和环保如何协调,特别要考虑纺织板块和纺织印染发达地区如何协调经济与环境;
三、是废水处理后污泥的处置已成为突出问题,必需认真考虑。
关于印染废水的环保问题,原纺织工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原国家经委曾合作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和技术整理工作。洌:四次全国调查;制定“印染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印染废水排放超前标准;印染废水处理投资比例研究;印染废水设计规范以及编写了“印染废水治理”书籍等。由于体制改变,已很长时间没有继续这方面研究、基础整理工作。仅就处理技术问题分析:
1.没有一种工艺适合所有印染废水;
2.工艺的选择(方案设计)只是解决可能性;初步设计主要解决技术参数;
3.一个工程的成功与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的综合因素有关;
4.每一种技术都有优点和缺点,关键是适当的使用和组合;
5.工程上必需应用成熟的、稳妥的技术,而不是“先进”的未经多项工程实践的技术。
单纯以目前国内废水量最大的印染废水,以涤纶织物为主,有碱减量工艺,COD平均1200—1400mg/L:PH12—13;B/C比小于0.25;染料以分散染料为主来分析。水量以10000吨/日;其实用工艺路线是:
经调节池后,加适量硫酸和硫酸亚铁,去除30%COD并将PH下降到9。经水解酸化(或称厌氧)至少24—36小时,这一步是关键,调试时间约半年后,COD去除可达30—35%。好氧池在保证溶解氧2mz/L下,停留约14—16小时(应以BOD设计)。沉淀分离后,加铝盐类混凝剂(由于此时pH8—9),二次沉淀分离。最后需深度处理:例生物滤池、生物活性炭等。
设计中,应有适当的污泥回流。这一工艺可以稳定地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关于污泥问题:一般生活污水处理后,产生0.3%一0.5%的污泥(含水率97%,即处理1000吨废水产生3—5m,污泥,经脱水成含水率80%“干污泥”约0.6m3),由于印染废水污染严重,物化处理污泥量最高可达1%一3%,以生化加物化处理工艺产生1%的污泥计算,每处理1000吨印染废水产生10吨湿污泥,脱水后为1.5m3“干污泥”,一个曰处理10000吨印染废水厂,每天“干污泥”15m3,印染污泥属危险废物,目前大都是堆放或一般填埋,在一些印染集中地区,已无污泥堆放地方,急需予以解决。污泥处置首先应区别生化污泥和物化污泥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因此处理技术需予分别考虑。
参考文献
[1]侯文俊,余健.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0(2):57—60.
[2]尤近仁.印染废水治理中的若干问题[J].印染。2004,30(8):23—25.
[3]曹骥红.我国涤纶仿真丝绸印染工艺设备的现状及差距[J].丝绸技术.1995,3(40):47—50.
来源: 印染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