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1.使用清洁生产原料
传统的染整行业是按织物类别、对染色及后整理的要求、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来选用染化料,确定一工艺路线。开展生态纺织品活动以来,选择绿色材料是开发绿色产品的前提。选择原材料时应注意遵循产品质量的生态性及长期连贯稳定性:
①优先选用可再生材料,尽量使用回收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节省能源与原材料投入;
③使用环境兼容性好的低污染、低毒性的材料和染化料,所用的材料应当易于再回收、再利用、再制造或者容易被降解。如天然彩色棉、无甲醛、无磷的助剂、禁用染料的取代品、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都属绿色材料。
2.实现对生产全过程控制
印染污染和废水来源于各个生产工序中,只有实行各生产工序的减污和减水,将防止污染和节约资源的措施用于产品的生产链中,才能对末端废水实行总量控制,使污染最小化。由此清洁生产的概念涉及两个全过程:一是生产全过程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和先进的设备,利用高科技和新技术进行工业生产;二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要求从原材料的选用到使用后的处理不构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例如,分析纺织印染各工序用水量可知,水洗在整个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减少各工序的用水量,提高水洗效率,是控制和减少废水排放量的有效手段。染整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由染化料供应方、加工方及立法机构三方协同改善。供料方应研制高固着率、低毒性、低COD制品,加工方应筛选染化料、优化配方工艺及操作,尽可能采用循环加工法,采取有效废水处理措施等,从环境维护及经济的双重角度考虑产品开发和研制。
3.淘汰传统污染工艺,实现绿色生产
传统的工艺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理想的绿色印染生产工艺,应该是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无害;排放废弃物对人类生存环境无害;操作环境对劳动者无害;成品在服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它所着眼的不是消除污染引起的后果,而是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把污染防御的理念运用到产品开发设计及绿色染整加工技术。纺织、印染、整理的各生产工序应在生态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对空气的净化、噪声的降低、污水的处理,都达到生态标准。
绿色清洁生产技术是发达国家产业界共同追求的技术,将绿色技术应用到纺织品的生产加工中,加大科技投入,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掌握纺织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指标的设置和限量变化信息,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采用绿色材料,通过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生产出节能、降耗、减污的环境友好型产品。
4.采用无废生产工艺新技术
染整工业受环保法规的制约愈来愈严格,传统方式“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难以为继。所以,在印染加工过程中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工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轻终端废水处理的负担十分必要。如闭环式加工工艺(零排放印染加工工程);松堆丝光工艺,非水体系加工工程;激光制网、喷蜡制网、喷墨制网、喷墨印花技术;智能化。
5.清洁生产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纺织企业技术改造是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于段,要全面和科学地考虑清洁生产技术的采用以及清洁生jA:审计的方法问题,通过环境和经济综合分析、比较而选择出的技术改造方案(包括设备、工艺、原料等方面),应属于清洁生产技术的范畴。
印染的工艺是依据纤维类别、染化料和设备的性能及对纤维织物印染产品的要求,筛选和设计流程、制定参数。纺织原料、染化料、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档次、效益的基础,应加速与纤维性能配套的染化料、助剂的开发进度,研究科学、合理的印染新技术。例如,当前超细纤维织物印染加工遇到很大困难,在色光纯正、鲜艳、饱满、色牢度上落后于国外,且染色不匀使基本质量不能保证,同时染深色要比同类织物染化料用量大几倍,这不但增大染化料与能耗成本,而且加重废水处理负担,超细纤维染整加工新技术的开发尤为迫切。
目前清洁生产的推广和实施已经纳入国家和各地方经济计划发展部门统一管理,将有利于技术改造与清洁生产的结合。我国已成为纺织染整加工生产大国,只有加强科技开发,特别是原创性技术开发,才能使我国尽快成为世界纺织染整强国。
6.立足循环经济
加强废物的回收与利用,实现纺织业t产的清洁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安全。对于有用的资源,要有充分的回收措施,如从洗毛废水中提取羊毛脂和各种化学溶剂,在丝光废水中回收碱液,用超滤法在染色废水中回收染料等。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如高分子废弃物的微生物降解和再利用、光催化氧化尤废练漂工艺与设备研究等,应促进其产业化。
来源: 印染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