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印花网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网印花技术详细内容
【字体: 】      
三种独特的印花技术[下]
集萃印花网  2009-02-12

    【集萃网观察】蜡 缬

    蜡缬,又名蜡染,因用蜂蜡作防染剂而得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蜡缬制品的花样饱满、层次丰富,是西南少数民族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制作时,先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画出纹饰,然后放入靛蓝缸内染色,经过多次漂染,无蜡处变成蓝色或青色,涂蜡处则不着色仍呈现白色,最后加温去蜡,经水冲洗,即制成蓝白分明、花纹如绘的蜡染花布。 蜡染纹样多以花草树木和几何图形为主,兼有适量的虫鱼鸟兽。制作者用刀如用笔,描绘自如,线条流畅,充分发挥了制作者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苗姑娘,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买花衣服穿,因而过节时不能上芦笙场和小伙子跳舞,只能在家暗自伤心。一次,楼板上的蜂窝掉了下来,正好落在她刚织好的白布上,蜡液从蜂房中流了出来,并很快凝固在白布上。姑娘无意间将这块白布浸在染缸中,白布染出之后,便现出了美丽的蓝白花纹。聪明的姑娘于是发现蜡能够抗染,并据此发明了蜡染工艺。当下一个节日来临之时,姑娘穿着自己染制的花衣、花裙上芦笙场跳舞,在场的小伙子都为她漂亮的衣裙倾倒,纷纷邀请她跳舞;姑娘们也陆续向其讨教染布的方法。此后,蜡染工艺就在贵州山区传播开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所绘蜡质不耐高温,因此蜡染的防染工艺适宜在常温染浴中进行,靛蓝是最为适宜的染料。蜡染的染色工艺有两种:一种是使织物在绷挺的状态下浸染,另一种是织物处于松驰状态下浸染。两种方式各有特色,前者画面整洁,后者画面更为丰富。因织物在皱折条件下容易导致蜡膜龟裂,故而在松驰状态下渗入微量染色液,可形成无规律的“冰纹”蜡染,“冰纹”被誉为蜡染的“灵魂”。

    1959年,新疆民丰县尼雅出土了东汉时期的“蜡染花布”,说明汉代的蜡染工艺技术已经成熟。该棉布以蓝色为地,白色显花。布的左下方为袒胸露怀的半身菩萨,双目斜视,颈戴串珠,手捧盛满葡萄的角形容器,身后则是象征其身份地位的圆形顶光。 从棉布的花卉、人物等图案看,其精巧细致的程度,为同一时期的其他印花技术所不及。它可能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蜡染布。

    南北朝时,蜡染工艺也相当流行,除染制棉织品外,还应用于毛织品中。隋唐时期,蜡染技术继续发展,唐代的《树木象树》蜡缬屏风就是经过精心设计,融合画蜡、点蜡工艺染制而成的,色调文雅,层次分明,不愧为蜡染工艺中的精品之作。

    宋代以后,由于蜡染只适宜在常温染色,且色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原地区的蜡染工艺,逐渐被其他印花技术所替代。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该工艺却继续流行。瑶族的“瑶斑布”、苗族的“点蜡幔”,以及清代仡佬族的“顺水斑”,都是负有盛名的朝贡品。

更多
  
  
集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集萃印花网”上传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频视屏等稿件,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网”的所有信息。若要转载,务必取得本网站的许可(客户服务),并要注明来源。如若违反上诉声明,本网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来源。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于要转载此类文章的媒体、网站及个人,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若有擅自篡改来源,均与本网站无关,其转载者自负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也必将依法追究责任。
精彩图集

最新技术文章

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