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纺织行业的代表委员最关注哪些热点话题?立足行业实际,他们又带来了哪些重点建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行业代表,了解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当前,“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热词。纺织行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行业质的跃迁,也是今年两会上纺织人最关注的话题。
“新质生产力是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制造业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全国人大代表、新乡白鹭投资集团董事长邵长金表示,此次两会,他最关注的就是国家针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出台的更多有效政策,以及引导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今年他也带来了支持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的相关建议。
“只有将产业基础等传统优势,转化为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优势,才能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融合发展为突破,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形成新业态、新模式进而释放可观效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邵长金谈道。
除了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行业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等问题,也是今年两会纺织代表们共同的聚焦点。
纺织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今年两会,有哪些惠及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利好?这是纺织代表普遍关注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如何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她关注的课题。今年全国两会,她将继续聚焦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建言献策,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课题,依托大量一手调研资料,崔雪琴今年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目前,中小企业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一方面,中小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化转型的落地;另一方面,多数制造业中小企业仍处在数字化发展初级阶段,生产数据信息化程度不高,尚未将业务与数据深度融合,距离实现系统数字化还有一定差距。”邵长金代表希望政策助力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小企业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将会逐步形成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助力中国经济肌体更强健、韧性更强劲、动能更充足。”
此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今年依然是纺织代表关注的话题。
在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惊艳四座,映射出近年来“国风潮”的日益火热。纺织服装与传统文化创新融合,形成新时尚,走向全世界。如何以行业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也成为行业代表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从春节期间丰富的文化活动中,能明显感受到大众对非遗的热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说,随着大众对非遗的了解逐渐深入,对非遗文创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如今,苏绣服装、苏绣伴手礼、苏绣艺术收藏品等正在多层次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结合长期实践,姚建萍建议创新非遗传承模式,将非遗传承纳入高等院校学历教育体系,充分调动高校的资源优势,依托相关学科专业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体系,推动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工作,让青年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
此外,她建议,要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标准化工作,通过建立非遗和旅游标准化专家库,推动形成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标准体系,为非遗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夯实人才与管理基础。
同样聚焦纺织非遗和文旅产业融合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作为依文·中国手工坊创始人,结合多年促进民族手工艺市场化的实践,她今年关注的话题,是如何推动民族手工艺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她此次带上两会的建议,包括支持建立中华民族美学纹样数据系统,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共融互嵌;支持打造“文旅+产业+工坊”的文旅融合体验消费模型;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就业;扶持民族品牌打造国际影响力等。
纺织行业背后,是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在30多位纺织行业代表委员中,有1/4来自纺织服装企业生产一线。一线产业工人的成长是大家持续关注的话题。
作为基层生产企业出身的全国人大代表,常山北明恒盛纺织分公司教检工冯丽朝多年来一直关注如何更好地提高一线职工技能水平,让他们快速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
“今年在调研中,工友们对在职职工再教育的渴望引起了我的关注。”针对这个问题,冯丽朝准备将“加大支持企业在职职工接受再教育”的相关建议带上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承霞也是从企业一线成长起来的。她对一线产业工人的成长给予了持续关注。李承霞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今年两会,她带来了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的建议,希望采取措施激励企业和职业学校深度参与校企合作,拓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手段,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为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培养一支稳定的后备军。
“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需要政府、企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强化相应的激励机制、培训机制,让一线产业工人通过持续的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让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收入上有保障,真正实现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进工厂企业、走到技能岗位上去。”黄云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