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纺织业在许多人观念中,是传统行业的代表,难有大作为,但盛虹集团却颠覆了这种看法。25年来,这个从村办印染企业起家的纺织企业,通过不断聚合资源、聚力创新,一步步突破发展天花板,构建起一条从印染、化纤到石化、炼化的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链,并连续9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从下而上,构建新型纺织产业链
走进连云港徐圩新区的盛虹石化产业园,高塔林立,管道交织,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产业园内,大型深水码头可接纳10万吨级船舶停靠,中转的仓储罐区近100万立方米;年产150万吨PTA的虹港石化生产线上,见不到工人,生产指令基本从中央控制室发出;斯尔邦石化厂区的11套大型石化装置,有的一套生产设备造价就达40多亿元。
这里曾是一片滩涂,现在已成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巨大的变化始于2010年,苏州市吴江区民营企业盛虹集团从绸都盛泽镇北上连云港,目前已投入近300亿元建设石化产业园。
从纺织到石化,是不是“不务正业”?面对疑惑,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揭晓其中奥秘,“石化产业是纺织化纤的上游产业,化纤生产的原料就是从石油、石化产品中提取的。”目前,总投资750亿元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也落地于此,建成后年加工原油1600万吨,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炼化一体化装置。
进入石化产业,让盛虹完成了一次自下而上的“产业逆袭”,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脱胎换骨式提升。盛虹从纺织业最下游的印染起家,通过并购、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旗下共拥有印染分厂21家,印染年加工能力约20亿米,成为我国印染行业的“巨无霸”。2003年,盛虹进军化纤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盛虹创新思路,选择错位竞争,主攻有别于普通常规性能化学纤维的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产品,至今纤维产品差别化率达到85%,被誉为“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
现在的盛虹已形成炼油、石化、纺织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2016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80亿元,排名中国企业500强169位。
从高到低,锻造全流程创新链
在产业链扩张的同时,盛虹围绕产业链需求打造了一条全流程的创新链。缪汉根说,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武器。然而,自主创新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只有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干,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多年来,通过搭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盛虹)纺织新材料研究院、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创新平台,盛虹形成了支撑创新发展的“最强大脑”。从位于金字塔尖的纺织业前沿技术追踪,到塔基环节的生产线设备更新,这个“大脑”覆盖了产业所有环节的研发,实现了盛虹产业布局的“高”、制造能力的“精”和产品开发的“尖”。
今年4月,缪汉根在央视《对话》栏目上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2005年,为突破工业化纺丝0.3dpf(1万米的重量为0.3克)的技术极限,盛虹投巨资在欧洲成立研发中心,联合欧洲、国内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专家教授一起多年攻关。盛虹承受巨大压力,一旦失败,投入研发和设备的7亿元将打水漂,企业也可能被拖垮。但盛虹放手一搏,经历不计其数的失败后,成功攻克0.15dpf,即1万米长的丝重量仅为0.15克。现在,企业超细纤维年产量超过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总产量。
盛虹还研制了国内化纤行业首台(套)国产化纤生产智能物流系统。即便是刚刚进入的石化领域,盛虹的技术能力也做到了行业领先。去年底,江苏斯尔邦石化240万吨/年MTO装置为全球最大单套装置,一次性投料试生产的成功,标志着盛虹已具备运营全球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石化装置的能力。
从内到外,大步融入全球价值链
8月20日,吴江国有上市公司东方市场公布重组方案,将公司原有资产与盛虹集团旗下的优质化纤资产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主营业务从电力、热能、营业房出租、房地产开发、平台贸易,变更为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盈利能力及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提升。此次“并购重组”方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民企借力资本市场求突破的双赢,成为江苏国企混改的一个鲜活样板。
从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到2016年销售收入880亿元,盛虹集团在短短的数年间,实现产值跨越式增长,向世界500强发起冲击。
“纺织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应当借国家战略东风大步走向世界,融入全球价值链。”缪汉根说,盛虹紧抓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中东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发展战略,利用石化产业园这个“爆发点”,加速向现代化、国际化企业蝶变。
融入全球价值链,盛虹用标准抢占制高点,赢得国际话语权。2015年,盛虹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项目《纺织品化学纤维长丝沸水收缩率试验方法》发布实施,实现国内化纤企业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零的突破。此举能够助推国内化纤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并减少贸易争端。
GRS认证,是国际环保管理联盟认证机构制定的针对再生纤维所建立的验证标准,除了规范原料来源外,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化学品使用等做了规范。盛虹在今年初开始申报GRS认证,并于7月5日成功通过GRS认证许可。拿到这张“绿卡”,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绿色竞争力”。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