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未结束,纺织工业发展道路上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目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国内市场压力加大。
在刚刚公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明确要求统筹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采取综合措施,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
金融危机引起出口下滑
从2008年年中开始,全球金融危机向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渗透。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报告,2008年美国GDP增速仅为1.1%,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谷。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发展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为1.9%,也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仅从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市场的角度讲,金融危机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发达国家居民衣着类消费增速的大幅减缓甚至负增长,使行业出口市场出现明显的萎缩趋势。
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持续放缓。
据我国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896亿美元,同比增长7.98%,增速较上年下滑11.13个百分点。
若考虑出口企业实际换汇收入(以人民币计算)。
则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1.31%。
美国市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升级的金融危机,对纺织产品出口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使美国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紧缩,习惯信贷消费的美国居民在消费增长方面缺少支撑,同时失业人口迅速增加,造成居民收入减少、消费增长也失去支撑,这些因素带来消费支出下降,对纺织品服装需求萎缩。
日本市场:从近三年的数据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日本市场相对比较稳定,每年都有小幅增长。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影响,日本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市场需求减少。
从2008年全年情况看,呈现前高后低的增长趋势。
欧盟市场:欧盟经济周期落后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表现不很明显。
再加上2008年欧盟取消了对我国部分纺织品的限制,使全年进口我纺织品服装仍呈现高增长趋势。
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呈现增长乏力态势。
出口竞争优势仍在
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压力加大,但纺织行业仍然是国际竞争力优势明显的行业。
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实现1896亿美元,比2000年的530亿美元增长了357.7%,年均增长17.3%。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纺织品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30.8%上升到2008年的36.8%,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提升较快;出口服装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明显提高,中高档服装产品占40%~50%;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比重由2000年的55.7%,提高到2008年的69.5%,其中纺织品一般贸易比重达74.1%,服装一般贸易达66.8%,显示出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产业链自我配套能力在不断增强;从出口地区看,2008年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额比2000年增长了243%,占2008年出口总额的47%,比2000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国际竞争优势明显
虽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的档次还不是很高,主要还是以量取胜,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纺织企业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向品牌竞争的阶段发展。
开拓国际市场相当重要的是解决品牌问题,而不仅仅是产品问题,品牌已经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最有价值的入场券。
随着纺织企业在自主创新和品牌发展上有长足的进步,从纱线、面料和服装出口情况看,国际竞争力正不断提高。
这可以从这三大产品竞争力系数的变化情况看出。
下表是2000年以来纱线、面料和服装国际竞争力系数:
竞争力系数数值越接近1,该产品的贸易结构越偏向于出口,则意味着该产品对贸易伙伴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从上表出口竞争力系数变化情况可看出,我国纱线和面料竞争力增长很快,在8年的时间里,纱线和面料从在国际市场竞争力非常弱,国内下游纺织服装企业大量地使用进口高档纱线和面料,到现在已经能在国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
而服装的竞争力一直是非常强的。
面料贸易中,以棉织物和化纤织物为多,而这两类织物正是竞争力增长最快的产品。
出口附加值不断提高
从我国纱线、面料和服装出口情况看,加入WTO后,纱线、面料和服装出口连续几年都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2000年到2008年这8年间纱线出口金额年均增幅达到14.47%,面料年均增幅达到15.13%,服装年均增幅达到16.21%。
并且面料、服装出口平均价格不断提升。
2000年面料出口平均价格是每米0.79美元,服装出口平均价格是每件2.51美元,到2008年面料和服装已经分别达到每米1.12美元和每件3.32美元。
由此可看出经过几年努力,我国面料、服装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水平、企业品牌开发上都有大幅度提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纺织面料的发展,服装企业也正在创建自主品牌上不断努力。
进一步稳定国际市场
随着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和欧洲的纺织服装业呈现不断升级和缩小趋势。
基于全球产业分工,美欧不可能在一夜间恢复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如果说中国的外向型企业目前依赖美国和欧洲市场,那么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也依赖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吃、穿、用具有一定的刚性需求,不可能因为金融危机而让消费者不穿衣服,更多的是减少奢侈品的消费,选择价廉物美的产品。
例如,根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OTEXA)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同比下降3.41%,而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还有所增长,同比增长1.10%。
加强出口市场多元化。
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到226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市场就达到38家。
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纺织服装行业正在建立合理的外销市场布局,通过降低市场集中度和分散市场风险,将有力地促使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纱线、面料和服装出口市场都表现出了多元化市场趋势。
从我国纱线出口情况看,纱线出口增长并非是对某单一市场的增长,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增长,尤其是对亚洲和非洲国家增长最为突出。
随着这些国家纺织织造能力的不断增强,对中国纱线的需求也在增长。
从我国面料出口情况看,明显看出我国面料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纺织行业正在努力发展而原料相对匮乏的市场增长较快,孟加拉最为典型。
从我国服装出口情况看,服装属于纺织产业链的终端,直接面向消费者。
因此,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我服装最主要出口市场。
欧盟、美国、日本是我国服装出口三大主要传统消费市场,而服装出口开拓新兴市场趋势非常明显。
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近年服装消费增长相当快。
可以看出,一直以来我国正向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迈进,尤其是我国对俄罗斯、东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纺织品出口不断增长。
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继续加大对这些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将成为我们应对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应对贸易保护和稳定出口市场份额的重要抉择。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我国部分纺织产品出口恢复性快速增长,总是会引起某些人的不快。
美国已自2008年12月1日起,每两周发布一次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统计报告,对中国相关产品进口数量实施监测,并在进口限额到期后对我国输美纺织服装进行密切监控。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贸易保护主义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些国家在挽救本国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些不利于国际贸易的举措,从欧盟和阿根廷的反倾销调查,到奥巴马政府的“买美国货”条款,再到印度的绿色壁垒,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已非常明显。
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无法避免,但是目前各国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还有一定的共识。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负责人在德国柏林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措施,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呼吁国际社会协调行动共同对抗当前的金融危机。
而最近几次国际会议上大家强调的还是全球合作。
当然,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应该有更积极的态度。
纺织服装行业、企业除了学习研究如何有效应对贸易摩擦的方法外,还应该从自身做起,走外贸转型之路,走自主品牌创新之路。
来源:华夏印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