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夹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印染技艺。用两块雕刻图案的模板夹住丝绸或棉布,放进靛青染料中浸泡,然后漂洗、晾晒,使之最终成为一件有印染图案的纺织品。它与中国传统的印染技艺--蜡缬、绞缬、灰缬并称为"四缬",即今天所说的夹染、蜡染、扎染、蓝印花布。夹缬在唐代盛极一时,以后渐衰,到明清便如凤毛麟角,渐不为人所知。
留住最后一抹靛蓝
张琴,一位研究蓝夹缬的民俗学者,她用5年时间做田野调查,遍访民间雕版艺人、染坊师傅及民间戏班老艺人,发现这种几乎失传的印染技艺仍然活在浙江温州、丽水及台州等地区。记者来到张琴的家兼工作室,房间不大但布置的极有中国文化特色。室内墙壁上挂着蓝夹缬纹样,一些收集的民间蓝夹缬被面、刺绣肚兜等实物让记者大饱眼福。夹缬为什么仅是单一的蓝色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张琴把她的研究成果《中国蓝夹缬》一书递给记者。这本浸透了作者研究心血的著作,解开了一个长期困扰世人的疑惑。原来在唐代,夹缬是彩色的,从出土的唐代丝织品中可以得到印证。到了元代以后,棉花种植普及,使用夹缬方法印染棉布被民间大量采用,由于棉布较丝织品吃染料多,考虑到成本问题,用种植普遍,价格较低的蓝靛青染料进行夹缬印染,逐渐取代了彩色夹缬印染。由于张琴的研究成果,浙南夹缬被最终定名为“蓝夹缬”。“别小看了它们。它们虽然颜色单调不鲜艳,但每一幅都有很深的历史积淀。”张琴说。
在张琴的家里地上,存放着一些夹染用的模版。用硬木做成的夹缬模版成对组成。两块模版内侧刻有图形完全对称的图案,与木板四周钻的小孔相连。将布料用两块木板紧紧夹实就可以投放进染缸里染色了。染料可以顺着小孔进入里面镂空的图案,染蓝布料。被木板紧紧夹实的部位由于不着色,形成空白底色,蓝色染料印在面料上由此构成精美图案。大部分蓝夹缬纹样是对称的,也有不对称的。张琴告诉记者,她收集到很稀少珍贵的不对称蓝夹缬纹样布料,“这种不对称的蓝夹缬技艺方法比较复杂,往往要经过数遍印染才能实现。目前掌握这种技艺的艺人很少了。”张琴表示,如果不保护、传承这种技艺,以后恐怕就很难见到了。
还有多少失去
蓝夹缬,这种古老的印染技艺,当它的价值再一次被人发现,它注定会大放异彩。2010年8月《中国蓝夹缬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举办,此次展出的60多件蓝夹缬藏品均由张琴提供。她的研究成果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2011年1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她选取部分关于中国传统节庆的刺绣做的《七节刺绣文物展》顺利举办。这一切,带给张琴新的收获。蓝夹缬是我国雕版印染的活化石,唤醒了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目前它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文化部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作为学者的张琴,她的思考已经不只停留在研究的层面,她要让古老的印染技艺蓝夹缬复活,实现其巨大的社会、人文和文化价值。一项研究、传承蓝夹缬的宏伟规划在她心中酝酿,并逐渐清晰起来。成立中华文化促进会织染绣艺术中心,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立蓝夹缬博物馆,开发蓝夹缬产品,实现产业化……一系列大胆的设想和实践正在进行中。
张琴拿给记者最近开发的蓝夹缬丝巾礼品。用天然靛青染料印染的丝绸丝巾,拿在手里,你会闻到一股田野的清香气味,手上也会沾上浅蓝色的植物染料。张琴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开发的几款戏剧昆曲图案的面料样品和服装产品。古朴、典雅风格、民间图案样式,会让现代的服装设计师们大呼过瘾。她告诉记者,既要保留传统的原滋原味的蓝夹缬工艺,也要引进最先进的数码印花技术,复制、创新古今蓝夹缬图案、工艺,实现社会、经济价值,最终让蓝夹缬走向市场,这是张琴和她的团队今后要做的事情。
来源:中国印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