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2012年不期而至,伴随而来的是正在走向“深水区”的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2012成为经济寒流再次强劲袭来的标志年份,只是比2008年那场雪来的更晚一点,其实“玛雅预言”真正的价值,在于它的警示作用——玛雅预言即人类必需时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保持警醒和敬畏。
而需要时刻对环境变化保持警醒和敬畏的,还有中国服装业。在过去的2011年,中国服装业内、外部环境在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一方面,持续发酵和蔓延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冲击我国服装贸易出口总量与增速,逐步形成“低端难做,高端难接”的不上不下、左右为难的订单承接格局;另一方面,内需市场在股市和楼市“双低迷”背景下,内需总量却保持稳步攀升势头,继续扮演“世界经济引擎”的角色。
“两场相遇”火热演绎
2011年引发高度瞩目的行业重大事件是,目前仍在同步火热演绎的“两场相遇”:一是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在三、四线城市全面“相遇”,基于渠道资源和客群资源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二是优势企业与资本市场全面“相遇”,资本已经成为服装业走向深度整合并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站在2012年的入口处,我们一起来聆听或审视中国服装业新的“脉动”。宏观层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共同预期,伴随而来的,将是居民收入总量缩减,购买力相对下降,就业通道淤塞,消费市场竞争趋于惨烈,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亦将导致行业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再看中微观层面,中国服装业昂首进入全新的“品牌主导消费”时代,企业家的产业思维进入调整更新期,提升软实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不二选择,资本成为服装业攀登更高产业层次的关键性支撑资源,外资品牌大举下沉三、四线城市势必引发新一轮时尚消费革命。
中国服装业已然行走在一条全新的产业路径上,产业转型升级也正处于关键期。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内、外部产业环境面前,洞察产业演进趋势,构建中国服装业全新的“拐点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
从产业链低端奋力上溯,抢占研发和营销制高点。
过去30年,面对全球产业转移大趋势,中国服装产业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抓住并用好了成为全球服装制造大国的历史机遇。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缺乏核心技术、低附加值的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或需转向刺激内需,从而形成外需、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中国正从一部“出口机器”变成“消费机器”,从一个“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迎来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历史机遇。
研发滞后、营销渠道不畅,是中国服装业自主品牌面临的两大瓶颈,从产业链低端奋力上溯,抢占研发和营销制高点,或是中国服装业今后一个时期品牌战略不二选择。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购买”
全球并购是打造国际品牌的必由之路。
过去30年,中国闻名于世的是“中国制造”,而从这两年开始,让世人侧目的是“中国购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购买”,中国服装业亟需构建两种全新的产业思维——“走出去”和“走上来”。
走出去,实施全球并购,是中国服装产业升级和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中国服装产业要升级,一定要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公司。中国服装产业现在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只存在营销网络和研发设计被西方跨国公司垄断的问题。中国服装企业走出去收购西方的营销网络,收购西方的研发设计机构,会打破西方跨国公司垄断,更有利于提高中国服装贸易出口竞争力
走上来,即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下端攀爬上行,去掌控产业链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环节。哪一天中国服装企业实现了“走出去”和“走上来”,那时中国离真正的品牌强国就不远了。
从“勇者制胜”到“智者制胜”
时代在变迁,博弈的最高境界是“共享”。
从本质看,企业制胜之道,首先是企业家商业逻辑和思维方式的胜利。在产品同质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装企业掌控行业话语权和市场主导权是非常重要的,行业话语权和市场主导权是企业软实力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实现全球资源整合的关键。
曾几何时,拼凑三两千万,注册个商标,七八条枪,签约几家代工企业,倒也能搞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勇者制胜”在中国服装业的当前语境中,虽然有过曾经的辉煌,但却始终与“赌一把”、“边缘化”和“草根情怀”相互牵扯在一起。何为智者?“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智者是能够“与时俱进,待机而动,一击即中”的人。如今中国服装业早已踏入“智者制胜”阶段,这是一个靠体系力量才能取胜的阶段。
随着“十二五”期间品牌消费趋势日益强化及细分市场品牌博弈格局加速形成,利益共享将取代竞争博弈,成为中国服装品牌走向成熟、走向全球的独特标志。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