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印花网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网印花展会展会资讯→详细内容
【字体: 】      
面料企业应向终端靠近
集萃印花网  2010-03-18

    【集萃网观察】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组办的“第23届(2011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近日举行。活动从1999年至今陪伴行业走过了11个年头。

  就像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说的那样,“希望中国面料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快速成长起来,不断向终端市场靠近。”面料评审活动见证了企业的进步,探索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将行业现存问题暴露出来,留给我们思考。

    优势和差距在哪里?

  “可以感受到中国面料企业的市场意识在不断增强,少了些不切实际的元素堆加,大多从面料就能联想到可运用的成衣类别。”多位专家对入围面料都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是中国面料企业逐步成熟的表现。李斌红谈到:“每个类别的入围面料相对比,我们看到了一批优势突出的企业,他们很好地将技术与艺术结合了起来。”但怎样让面料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将当前的优势扩大是下一步该努力的方向。

  具体差距在哪里呢?评委的观点集中在色彩和系列化上。

  广东以纯集团有限公司采购中心总监谢青谈到,面料想要有视觉上的冲击力,色彩是抓住人们眼球的重要元素,色彩运用不当,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面料企业对流行趋势的把握“欠火候”。玛亚诺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张文超认为“面料企业在产品的表现手法上太拘谨,产品缺乏系列感。”面料系列化的设计其实就是迎合下游市场的需求,因为当前成衣的开发也都是系列化的操作模式。

  100%中国原创?

  入围作品究竟是中国设计师的原创,还是外单直接的拷贝?大多数面料很难去作出判断。李斌红也多次提到这个问题,虽然主办方表示在样品征集阶段会跟企业去一一核实,但这样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因为在评审现场,就有经验丰富的面料采购商找出了完全照搬外单的面料。

  当然,原创的大前提只是对面料企业的初级要求,如何在原创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中国

元素,让面料风格呈现出中国味道,这才是一道大难题。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徐卫东对此十分认同,在他看来,韩国、日本面料所具有的鲜明特色,是他们在本国市场一步一步“打磨”出来的,中国面料要在原创上有所突破,面料商与服装品牌的紧密合作是关键。徐卫东向记者谈起自己多次参与面料前期开发,例如美邦以前夏天的T恤面料通常会选用20支纱或是40支纱,规格单一设计上也会受到局限,为此,他选择将纱支做到26,简单的纱支变化可呈现出不一样的服装风格。

  由此来看,国内面料企业和服装设计师需要的只是时间上的磨合,但实际上并不这么简单。在场的设计师也向记者谈及了这个问题,目前国内的服装企业大多数都是采购部门在与面料商对接,也正因如此,设计师想要从面料上传达灵感往往会受到局限,话语间也透露出了些许无奈。

  面料价值怎样体现?

  现场关于面料价值的争论缘于“综合奖”的评定,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块面料上:一是双面电脑提花针织面料,涤纶、天丝混纺,纹样简洁;二是100%棉,黑底上热胶加浮线工艺,浓郁的巴洛克复古风情。

  支持第一块面料的评委认为,工艺不复杂但有新意,它的价值体现在量上,符合中端市场的定位,可以实现品牌规模效益;而支持第二块的评委认为这款面料的单品附加值会很高,适用于比较高端的服装品牌,中国现在恰恰缺少这样的设计。利郎(中国)有限公司的总设计师计文波是第二款面料的“拥护者”,在他看来,服装品牌目前会依照人们的生活方式去定位,国内缺少真正的奢侈品男装,这款面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量化的规模品牌效益”和“单品的高附加值”谁能体现面料的真正价值?争论的焦点并不新,可以说有些老生常谈,但辩论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寻求价值观的统一,只是为了更加清晰这两种价值观下的未来走向。

  李斌红最后的总结提升了此次辩论的主题:“我们在向纺织强国迈进,中国的服装品牌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占有率,走欧美市场还是新兴市场?量化发展还是高端发展?这两个观点其实代表了中国纺织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来源:中华印染网

集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集萃印花网”上传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频视屏等稿件,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网”的所有信息。若要转载,务必取得本网站的许可(客户服务),并要注明来源。如若违反上诉声明,本网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来源。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于要转载此类文章的媒体、网站及个人,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若有擅自篡改来源,均与本网站无关,其转载者自负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也必将依法追究责任。